[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压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2217.8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董继杰;柳双磊;倪忠进;倪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47/24 | 分类号: | B65D47/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压紧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压紧机构,该机构包括动力组件、输料组件、压紧组件;其中,动力组件为电机;输料组件包括传送带、轴承座、滚筒等部件;压紧组件包括下压紧组件、上压紧组件。动力组件为输料组件、压紧组件提供运行的动力;输料组件用于运送物体;压紧组件中,上压紧组件与下压紧组件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从而保证物体处于同一压紧状态下。本实用新型既能有效地压紧待加工的食品或药材,又能保证食品切片的稳定性,提高食品药材的切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和科技的发展,食品、药材的加工也越来越自动化。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食品、药材进行压紧以便于切片,现有的压紧装置大多针对固定位置的食品进行夹紧,但对一些需要连续切片的食品药材而言,需要在压紧的前提下能够将食品不断送至切片端,现有机构大多采用人工方式对其进行压紧,生产安全隐患大,切片效率低,这种压紧方式不但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压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移动压紧机构,该机构包括动力组件、输料组件、压紧组件;其中,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料组件包括输料传送带、带轴承的轴承座、输料滚筒、输料传送带轴;压紧组件包括下压紧组件、上压紧组件;下压紧组件包括支撑座、凸轮、螺杆轴、操作手柄、键;上压紧组件包括第一主动压紧轴、柔性毛刷、小传送带、链条、链轮、压紧架、第二压紧轴、楔形滑槽、楔形滑块;输料传送带轴穿过带轴承的轴承座的轴承和输料滚筒,输料传送带轴一端连接第二电机;带轴承的轴承座、第二电机均固定在工作台上;输料传送带绕在输料滚筒上;支撑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座两端有通孔,螺杆轴穿过通孔与支撑座螺纹连接,螺杆轴与凸轮和操作手柄通过键连接,操作手柄位于凸轮外侧;压紧架底部设有凹型槽,凸轮嵌入凹型槽;第一主动压紧轴和第二压紧轴穿过压紧架,并在压紧架外侧安装链轮;链条绕在链轮上;第二压紧轴与第一压紧轴表面均带有柔性毛刷;压紧架前端固定连接楔形滑块,楔形滑块与楔形滑槽滑动连接,楔形滑槽竖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电机固定在压紧架上端,小传送带绕在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一主动压紧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紧轴与第一压紧轴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小传送带外端面设有斜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链条外端面设有矩形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传送带轴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压紧装置,既能有效地压紧待加工的食品或药材,又能保证食品切片的稳定性,提高了食品药材的切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压紧机构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移动压紧机构的整体位姿图;
图3为图2中压紧机构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4为图2中压紧机构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中,动力组件1,输料组件2,压紧组件3,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输料传送带20,带轴承的轴承座21,输料滚筒22,输料传送带轴23,工作台24,联轴器25,支撑座30,凸轮31,螺杆轴32,操作手柄33,通孔34,键35,第一主动压紧轴36,柔性毛刷37,小传送带38,链条39,链轮40,压紧架41,第二压紧轴42,斜挡板43,矩形挡板44,楔形滑槽45,楔形滑块46,M6六角头螺母47,M8六角头螺母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2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固体打捞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铬废水在线循环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