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均匀内撑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2180.9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5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蔡泓;李刚;马亮;刘江;赵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08 | 分类号: | B66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狭窄 空间 均匀 千斤顶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均匀内撑千斤顶。该均匀内撑千斤顶的顶部支撑件与底部支撑件平行设置,并且顶部支撑件位于底部支撑件的顶部;螺杆与底部支撑件平行设置、且位于底部支撑件与顶部支撑件之间;多个螺母均螺纹配合地安装于螺杆上;多个四连杆机构沿螺杆的轴心线间隔分布、且四连杆机构与底部支撑件、顶部支撑件和螺母均铰接;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螺杆的一端部。该千斤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受力均匀、能够同步调节且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均匀内撑千斤顶。
背景技术
以往千斤顶多为单点支撑,难以实现线上的均匀受力,如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抬升汽车时,千斤顶通过单点支撑车体结构易因车辆自重较大而损伤车体结构。单点式的千斤顶虽然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范围广,但对于需要均匀受力的情况下,多个千斤顶之间同步调节困难,若在操作人员无法进入的狭窄的空间,则更是无法达到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均匀内撑千斤顶,该千斤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受力均匀、能够同步调节且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特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均匀内撑千斤顶,包括底部支撑件、顶部支撑件、螺杆、多个螺母、多个四连杆机构以及驱动装置;
所述顶部支撑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平行设置,并且所述顶部支撑件位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顶部;
所述螺杆与所述底部支撑件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顶部支撑件之间;
多个所述螺母均螺纹配合地安装于所述螺杆上;
多个所述四连杆机构沿所述螺杆的轴心线间隔分布、且所述四连杆机构与所述底部支撑件、所述顶部支撑件和所述螺母均铰接;
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螺杆的一端部。
优选地,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以及第四撑杆,其中:
所述第一撑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同轴铰接在所述顶部支撑件上,所述第三撑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撑杆的一端同轴铰接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撑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撑杆的另一端同轴铰接在一个螺母上,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撑杆的另一端同轴铰接在另一个螺母上;
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四撑杆沿所述螺杆的轴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第三撑杆沿所述螺杆的轴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底部支撑件、所述顶部支撑件和所述螺母上均安装有活动铰,所述第一撑杆、所述第二撑杆、所述第三撑杆以及所述第四撑杆均安装于对应的活动铰上。
优选地,所述螺杆上依次间隔设置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
与每个所述四连杆机构相对应的两个螺母中,一个螺母与所述正向螺纹配合,另一个螺母与所述反向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杆、所述第二撑杆、所述第三撑杆以及所述第四撑杆的长度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均为槽钢或板状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件与所述底部支撑件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手动驱动装置或动力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手动驱动装置为手轮。
优选地,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均匀内撑千斤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2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