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M铁框脚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1793.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6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喻贵;胡军辉;王松林;李飞;陈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贵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43/00;B21D5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宝硕 |
地址: | 425500 湖南省永州***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m 铁框脚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CM铁框脚成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皆安装有成型工件,所述第一气缸一侧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底板顶部远离第一气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第一气缸连通;本实用新型抛弃了传统手工折脚的方式,采用上模机构配合下模进行夹持固定,并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成型工件的移动对框脚进行挤压,降低作业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效的增加了框脚成型的效果,实用性更高,上模机构内部弹簧的设置,能够有效的进行缓冲,避免在上模下压时瞬时压力过大造成铁框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M铁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CM铁框脚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LCM铁框在公模成型之后,需要对框脚进行折弯,以方便进行使用,但现有的铁框在成型之后多采用人工进行折弯,不仅费时费力,同时由于折弯过程中利用的不均衡导致框脚位置的不精确,影响框脚的成型质量,因此,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CM铁框脚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CM铁框脚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框脚成型速率低与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CM铁框脚成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皆安装有成型工件,所述第一气缸一侧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底板顶部远离第一气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第一气缸连通,所述第一气泵与第二气泵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安装有上模机构,所述第二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第二气缸连通,所述第一气缸之间固定安装有与上模机构向配合的下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模机构包括安装板、上模和滑杆,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上模,且上模的四角处皆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皆贯穿安装板,且滑杆的顶部皆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滑杆的外侧皆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处皆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皆安装有螺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杆的底部皆设置有吸盘。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模顶部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抛弃了传统手工折脚的方式,采用上模机构配合下模进行夹持固定,并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成型工件的移动对框脚进行挤压,降低作业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效的增加了框脚成型的效果,实用性更高,上模机构内部弹簧的设置,能够有效的进行缓冲,避免在上模下压时瞬时压力过大造成铁框的损坏,底板底部螺杆的设置,利用螺杆能够控制装置进行水平调节,且通过螺杆底部的吸盘能够有效确保装置的稳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位状态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模机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板剖视图。
其中:1-底板,2-第一气缸,3-成型工件,4-第一气泵,5-第二气泵,6-第二气缸,7-电机,8-固定板,9-上模机构,10-下模,11-安装板,12-上模,13-滑杆,14-限位块,15-弹簧,16-螺纹孔,17-螺杆,18-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贵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贵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1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减少人员伤亡的手扶电梯
- 下一篇:一种空压机加工用外壳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