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C/DC漏电流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51303.7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蔡翼啸;胡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泰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张建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c dc 漏电 流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C/DC漏电流传感器,包括DC检测电路和AC检测电路,所述DC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感应DC漏电电流的第一二次线圈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次线圈的DC漏电流处理电路;所述AC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感应AC漏电电流的第二二次线圈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二次线圈的AC漏电流处理电路;所述DC漏电流处理电路的DC输出端和AC漏电流处理电路的AC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电能测量芯片的两个输入端。本实用新型集检测AC漏电流、DC漏电流于一体,节省检测设备的体积和占用空间,同时降低了成本;采用双铁芯设计,减少交直流相互间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漏电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AC/DC漏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流检测技术中一般分别采用交流漏电传感器检测交流电,直流漏电传感器检测直流电。这样分开检测的方式能够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避免相互干扰,但是会造成成本提高,体积增大等缺点。为了将两者结合,人们提出了交直流漏电传感器,现有技术的交直流漏电传感器虽然解决了成本和体积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例如现有技术的交直流漏电传感器存在结构复杂,输出信号不好控制等缺点,且现有技术的交流检测容易受到直流信号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AC/DC漏电流传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AC/DC漏电流传感器,包括DC检测电路和AC检测电路,
所述DC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感应DC漏电电流的第一二次线圈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次线圈的DC漏电流处理电路;
所述AC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感应AC漏电电流的第二二次线圈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二次线圈的AC漏电流处理电路;
所述DC漏电流处理电路的DC输出端和AC漏电流处理电路的 AC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电能测量芯片的两个输入端。
在上述的AC/DC漏电流传感器中,所述的AC漏电流处理电路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二次线圈的负载电阻,所述负载电阻远离所述第二二次线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能测量芯片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二次线圈与负载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负载电阻远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远离所述负载电阻的一端均连接于接地端。
在上述的AC/DC漏电流传感器中,所述DC漏电流处理电路包括基准电压发生电路、AC感应电路和滤波转换电路,所述基准电压发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能测量芯片的稳压源输出端,所述AC感应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基准电压发生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一二次线圈,所述AC感应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滤波转换电路连接于电能测量芯片的输入端。
在上述的AC/DC漏电流传感器中,所述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稳压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于接地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并使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2.5V基准电压。
在上述的AC/DC漏电流传感器中,所述AC感应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和第四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正输入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次线圈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和第一二次线圈的公共端连接于所述滤波转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泰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泰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1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