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3D打印陶瓷脱脂排胶烧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0944.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6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崎;凤旭;徐晓伟;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曼比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7/02 | 分类号: | F27D7/02;F27D11/02;F27D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许力;张坚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打印 陶瓷 脱脂 烧结 装置 | ||
一体式3D打印陶瓷脱脂排胶烧结装置,包括炉体以及设于所述炉体内的炉膛,所述炉体的底部以及顶部分别具有与进气管连接的第一进气孔道以及与排气管连接的第一排气孔道,所述炉膛的底部以及顶部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孔道以及第一排气孔道连通的第二进气孔道以及第二排气孔道,该炉膛的左右以及后侧内壁上固定有电阻带,所述第二进气孔道为多个,多个第二进气孔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孔道连通,出口位于所述电阻带下方的炉膛底部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将第二进气孔道的出口设置在电阻带的下方,使得空气被电阻带快速加热达到要求的温度,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3D打印陶瓷脱脂排胶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工件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脱脂烧结,由陶瓷脱脂烧结装置将陶瓷工件内的有机物气化,并通过流动的空气的带动下排出。
传统的陶瓷脱脂烧结装置通过炉膛壁上的电阻带进行加热使陶瓷工件内的有机物气化,预热后的空气由底部进入、顶部排出从而将气化的有机物带走,由于预热后的空气通常通过炉膛底部中心位置的孔进入炉膛,空气无法快速达到要求的温度,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体式3D打印陶瓷脱脂排胶烧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式3D打印陶瓷脱脂排胶烧结装置,包括炉体以及设于所述炉体内的炉膛,所述炉体的底部以及顶部分别具有与进气管连接的第一进气孔道以及与排气管连接的第一排气孔道,所述炉膛的底部以及顶部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孔道以及第一排气孔道连通的第二进气孔道以及第二排气孔道,该炉膛的左右以及后侧内壁上固定有电阻带,所述第二进气孔道为多个,多个第二进气孔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孔道连通,出口位于所述电阻带下方的炉膛底部上表面。
本方案还包括燃烧炉,所述燃烧炉与所述排气管连接。
所述炉膛的底部与炉体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件,所述第一进气孔道连通所述加热腔,所述第二进气孔道的入口位于加热腔的侧壁。
所述炉膛的底部具有贯通至炉体底部的开口,该开口上设有承重盖板,形成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件为位于所述加热腔内且与所述炉体的底部固定的加热板,所述第一进气孔道经过所述加热板并连通所述加热腔。
所述加热板包括导热材质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具有平行间隔分布的多个沟槽,所述沟槽内具有加热丝。
所述第一进气孔道沿所述加热板的中心线上下贯通,所述多个沟槽左右平行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进气孔道的出口的两侧。
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孔道的入口左右对称分布于所述加热腔的左右侧壁上,出口左右对称分布于所述炉膛左右侧的电阻带的下方。
所述炉膛的顶部呈拱形。
本实用新型将第二进气孔道的出口设置在电阻带的下方,使得空气被电阻带快速加热达到要求的温度,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与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曼比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曼比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0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用液压剪切机
- 下一篇:一种高倍率耐热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