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0191.3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秋;孙旻;王国欣;周旻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装配式 综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现浇形成的底板,底板上形成有杯槽,底板内埋设有止水板;立设于杯槽内且相对设置的墙板预制部,相对设置的墙板预制部之间形成有墙板现浇空间;浇筑形成于墙板现浇空间内的墙板现浇部,通过墙板现浇部将止水板露出于底板的部分锚固;搭设于对应的墙板预制部顶端的顶板预制部,通过墙板预制部承托顶板预制部;以及浇筑形成于顶板预制部之上的顶板现浇部,通过顶板现浇部将顶板预制部以及对应的墙板现浇部和墙板预制部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底板采用现浇,墙板及顶板采用一半预制一半现浇,利用预制部作为现浇部的模板,可省去整体现浇管廊施做模架和支撑的时间,节省工期及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工程领域,特指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也在不断发展。2015年,全国69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约1000km,2016年,全国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00km以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两种方式:一、现场现浇,二,工厂预制。
现浇综合管廊施工简便、技术成熟,但由于所有作业均在现场完成,侧墙及顶板均要配置模板,且模板必须要在混凝土完全达到强度后才能拆除,施工周期长,人工需求量大、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混凝土现场浇筑,污染环境,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且现场混凝土养护条件差,混凝土出现微裂纹的可能性大,容易局部发生渗漏,管廊易出现施工裂缝、侧壁通裂等问题。
传统的全预制综合管廊由节段预制的管廊在现场拼接而成,拼接缝较多,拼缝处的防水要求高,难度大。由于预制节段重量大,整体运输吊装困难,需要大型运输车辆和大型吊装设备,施工成本高。且节段预制管廊是在工厂整体预制,模具复杂,生产效率低,预制成本高。
因此如何将现浇施工和预制化在施工工艺上进行合理的衔接,采取何种叠合预制墙梁柱板与现浇部分的搭配形式,并保证地下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是装配式综合管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解决现有的现浇管廊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湿作业量大、污染环境等的问题和全预制管廊存在的吊装难度大、成本高以及接缝处防水要求高等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包括:
现浇形成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形成有杯槽,所述底板内埋设有止水板,所述止水板有部分露出所述底板并置于所述杯槽内;
立设于所述杯槽内且相对设置的墙板预制部,相对设置的墙板预制部之间形成有墙板现浇空间,且所述止水板露出于所述底板的部分位于所述墙板现浇空间内;
浇筑形成于所述墙板现浇空间内的墙板现浇部,通过所述墙板现浇部将所述止水板露出于所述底板的部分锚固;
搭设于对应的墙板预制部顶端的顶板预制部,通过所述墙板预制部承托所述顶板预制部;以及
浇筑形成于所述顶板预制部之上的顶板现浇部,通过所述顶板现浇部将所述顶板预制部以及对应的所述墙板现浇部和所述墙板预制部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采用现浇,墙板及顶板采用一半预制一半现浇,利用预制部作为现浇部的模板,可省去整体现浇管廊施做模架和支撑的时间,节省工期及成本。墙板通过杯槽与底板连接,现场施工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顶板现浇部和墙板节点同时浇筑,配合节点的钢筋连接方式,保证节点的有效连接,加强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的强度和刚度。在墙板现浇部的底部与底板之间埋设有止水板,提高杯槽处的防水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0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摇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卸车后门防抛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