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通风设备冷凝水收集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9967.X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2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贺敏;景艳红;魏浩然;伍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敏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G10K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通风设备 冷凝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通风设备冷凝水收集降噪装置,包括通风管道主体,通风管道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聚流块,聚流块两侧上开设有导流槽,通过导流板为倾斜三角状设置,使得当通风管主体外侧产生冷凝水时,能通过斜面使得冷凝向集水腔内移动被集中收集处理,从而避免冷凝水乱流,同时通过聚流块为倒梯形设置,使得冷凝水能高效聚集在聚流块上再通过聚流块两侧的导流槽为菱形设置,使得冷凝水聚集之后能被更高效的导流的同时保证冷凝水不会向外溢漏,从而提高冷凝水的导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通风设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通风设备冷凝水收集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诸如高铁、火车等都具有特定的使用环境,在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乘客只能在轨道车辆厕所内如厕,由于整个轨道车辆的速度及其所穿越的地理环境,使得轨道车辆处于封闭状态。
因此需要有通风设置改善轨道车辆内的空气环境,但现有的轨道车辆通风管道外侧大都缺少冷凝水收集装置,使得当夏季自然环境温度高而通风管道内温度较低时通风管道外侧容易积攒冷凝水当冷凝水积攒过多后容易向下掉落从而渗透进车辆的缝隙角落从而造成故障隐患,且同时当通风管道内风机运行异常,风口有异物,或者百叶松动,风管调架安装不合格等都容易在通风设置运行时发生异响从而影响乘客的乘坐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轨道交通通风设备冷凝水收集降噪装置,以解决普通轨道车辆通风过外侧缺少冷凝水收集装置与缺失噪音减小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通风设备冷凝水收集降噪装置,包括通风管道主体,所述通风管道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聚流块,所述聚流块两侧上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板左侧固定连接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水管,所述水泵左端固定连接有上水管,所述通风管主体内壁内开设有降噪腔,所述集水腔底端高度安装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为倾斜三角状设置,所述聚流块为倒梯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为菱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聚流块左侧设置在集水腔内部,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水管上端与降噪腔上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上设置有信号接收端。
一种轨道交通通风设备冷凝水收集降噪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导流板为倾斜三角状设置,使得当通风管主体外侧产生冷凝水时,能通过斜面使得冷凝向集水腔内移动被集中收集处理,从而避免冷凝水乱流,同时通过聚流块为倒梯形设置,使得冷凝水能高效聚集在聚流块上再通过聚流块两侧的导流槽为菱形设置,使得冷凝水聚集之后能被更高效的导流的同时保证冷凝水不会向外溢漏,从而提高冷凝水的导流效率,接着通过集水腔下端的电磁阀设置有信号接收端,使得能通信号接收端与外部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从而方便控制集水腔内冷凝水的收集与排放。
(2)该装置通过上水管上端与降噪腔上端相连通,使得当通风管道主体内的通风设置发生噪音需要降噪时,则通过关闭电磁阀使冷凝水在集水腔内聚集,再使水泵与外部电源连通启动通过下水管将冷缩水抽入上水管中,最后进入降噪腔内部,使得通风管道主体内部与外部隔有一层冷凝水,使得噪音在穿过降噪腔时大大减小,从而达到减小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管道主左视剖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敏,未经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9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用水演示设施
- 下一篇:可广泛应用的粪及餐厨垃圾自消纳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