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对讲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9924.1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8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增长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余显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上雪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对讲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对讲耳机,包括头戴支架,两套分别设于头戴支架两端的听筒组件,设于其中一套听筒组件上的咪棒组件;所述听筒组件包括耳罩,设于耳罩内的双腔隔板,与双腔隔板相连接且位于耳罩内侧的耳罩海绵;所述咪棒组件包括,与耳罩转动连接的旋转支架,设于耳罩内且与旋转支架相连接的旋转限位块及扇形垫片,一端与旋转支架相连接的麦克风软管,设于麦克风软管另一端的咪头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者使用,有利于在紧急状况时缩短耳机佩戴时间;与此同时,耳罩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有利于实现耳机的轻量化,从而佩戴舒适;在耳罩海绵内设有平板状吸音棉;便于取得更好的降噪效果,防止外界噪声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特殊行业采用的对讲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个人通讯工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大多数在工作环境使用的耳机通常包括头戴支架,以及设于头戴支架两端的用于接收声音信息的听筒组件,为了实现对讲功能,还需要在其中一侧的听筒组件上设置耳麦,也称为咪棒,实现送话功能;目前此类对讲耳机一般会将两个听筒区分为左侧听筒及右侧听筒,使用时也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的设计方式佩戴,不然,耳麦的送话端将不能旋转到嘴部位置,不能实现对讲功能,在紧急使用时,佩戴耗时较长,使用时存在不便之处;其次,听筒组件降噪效果不佳,环境噪音会对使用者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咪棒组件旋转角度较大的新型对讲耳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对讲耳机,包括头戴支架,两套分别设于头戴支架两端的听筒组件,设于其中一套听筒组件上的咪棒组件;所述听筒组件包括耳罩,设于耳罩内的双腔隔板,与双腔隔板相连接且位于耳罩内侧的耳罩海绵;所述咪棒组件包括,与耳罩转动连接的旋转支架,设于耳罩内且与旋转支架相连接的旋转限位块及扇形垫片,一端与旋转支架相连接的麦克风软管,设于麦克风软管另一端的咪头组件。此处,所述旋转限位块与旋转支架固定连接,扇形垫片与耳罩固定连接;旋转支架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限位块随之旋转,当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旋转限位块与扇形垫片上的凸起部相接触,凸起部可限制旋转限位块继续旋转,进而限制旋转支架继续旋转,从而可确定旋转支架的最大旋转角度,一般情况下,咪棒组件可在270度范围内旋转,因此,佩戴耳机时,无需严格区分左耳听筒或右耳听筒,佩戴后,使用者直接旋转咪棒组件,都能使咪棒组件的咪头组件移动到嘴边,便于使用者使用。
优选地,所述咪头组件包括与麦克风软管另一端相连接的咪头前壳、咪头后壳,设于二者所形成的空间内的两块防尘网,设于两块防尘网之间的动圈,套设于咪头前壳、咪头后壳外部的咪棉。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架由连接盘、设于连接盘外表面上的连接部及与连接盘内表面垂直连接的连接螺柱一体成型而成,所述连接螺柱插设于耳罩内且可相对耳罩旋转,旋转限位块及扇形垫片套设于连接螺柱上。
为了取得更好的降噪效果,防止外界噪声干扰,在耳罩海绵内设有平板状吸音棉。
为了实现整个耳机的轻量化,而且不改变耳罩的强度,所述耳罩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进一步,还包括凹型垫片、硅胶垫片;从外到内,凹型垫片、旋转限位块、硅胶垫片及扇形垫片依次套设在连接螺柱上;在连接螺柱的内端设有固定螺母。
所述凹型垫片与连接盘内表面相贴合;硅胶垫片位于旋转限位块与扇形垫片之间。
优选地,旋转限位块由设有中心孔的圆盘及设于圆盘其中一表面边缘处的限位板一体成型而成;扇形垫片由圆环体及设于圆环体外壁上的凸起部一体成型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增长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增长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9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伸缩带式输送机的机尾装置
- 下一篇:电动尾门撑杆控制电路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