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柞蚕蛹手摇削蚕取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9354.6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0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贾自峰;殷艳辉;张峰;朱印海;童铃;赵雷;赵宇;王月妹;汪熙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自峰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柞蚕 手摇 削蚕取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柞蚕蛹手摇削蚕取蛹装置,包括上面板上固接的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里设置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圆设置漏蛹管,漏蛹管下方设置接蛹斗,漏蛹管上端固接削蚕刀座,削蚕刀座上设置上大下小锥台状的削蚕腔和横向可移动的削蚕刀,削蚕刀刀头伸进削蚕腔内,削蚕刀座上还设置削蚕刀压刀螺栓,压刀螺栓与削蚕刀顶紧连接;上面板下方的漏蛹管固接被动伞齿轮;第二支腿固接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里设置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圆设置主动轴,主动轴里端固接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与被动伞齿轮相啮合,主动轴外端固接主动轴套,主动轴套上固接拐臂,拐臂端部固接手把,手把上转动套装套管。该装置不容易伤手伤蛹,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柞蚕蛹削蚕取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柞蚕蛹手摇削蚕取蛹装置。
背景技术
林作物病虫害防治通过人工大量繁殖寄生天敌,释放于林间实现以虫治虫,是一种生态、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现已得到了部分应用。人工大量繁殖寄生天敌需要柞蚕蛹作为寄主,需要柞蚕蛹削蚕取蛹的方法大都是手工削蚕,一只手手持柞蚕蛹蚕,另一只手手持刀片削蚕,容易伤手伤蛹,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柞蚕蛹手摇削蚕取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柞蚕蛹手摇削蚕取蛹装置,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上端固接上面板,上面板上固接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里设置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圆设置漏蛹管,漏蛹管内圆是漏蛹腔,漏蛹管下方设置接蛹斗,漏蛹管上端固接削蚕刀座,削蚕刀座上设置上大下小锥台状的削蚕腔和横向可移动的削蚕刀,削蚕腔与漏蛹腔联通,削蚕刀刀头伸进削蚕腔内,削蚕刀座上还设置削蚕刀压刀螺栓,压刀螺栓与削蚕刀顶紧连接;上面板下方的漏蛹管外圆固接被动伞齿轮;第二支腿固接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里设置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圆设置主动轴,主动轴里端固接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与被动伞齿轮相啮合,主动轴外端固接主动轴套,主动轴套上固接拐臂,拐臂端部固接手把,手把上转动套装套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本装置时,一只手手持柞蚕蛹蚕放入削蚕腔内,另一只手摇动手把,使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主动伞齿轮转动,主动伞齿轮带动被动伞齿轮转动,被动伞齿轮带动漏蛹管转动,漏蛹管带动削蚕刀座转动,削蚕刀座带动削蚕刀转动,削蚕刀绕柞蚕蛹蚕切割一周使柞蚕蛹蚕上下分离,柞蚕蛹随下部分柞蚕蛹蚕沿漏蛹腔落入接蛹斗内,完成柞蚕蛹手摇削蚕取蛹作业,不容易伤手伤蛹,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柞蚕蛹手摇削蚕取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蛹斗、2-第一支腿、3-漏蛹管、4-被动伞齿轮、5-上面板、6-第一轴承座、7-第一轴承、8-削蚕刀座、9-削蚕腔、10-压刀螺栓、11-削蚕刀、12-漏蛹腔、13-主动伞齿轮、14-第二轴承、15-套管、16-手把、17-拐臂、18-主动轴套、19-主动轴、20-第二轴承座、21-第二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自峰,未经贾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93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水油炸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耳套加工用的涂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