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定量PCR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9127.3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5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曾正奎;周晓奎;周洪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立德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崔翠翠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定量 pcr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荧光定量PCR仪,包括壳体,壳体内竖直设置有驱动柱,驱动柱的一端与壳体连接,驱动柱的另一端设置有进给盘,壳体靠近进给盘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放置孔,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进给盘的驱动装置,进给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通孔;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检测装置位置的控制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与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本方案通过进给盘的设置,能够将放置孔置入的试管运输至检测位置检测,因而可在进给盘上同时放置若干组试管,在放置与取用过程中,无需停止检测,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荧光定量PCR仪。
背景技术
荧光定量是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的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在线监控反应过程,结合相应的软件可以对产物进行分析,计算待测样品模板的初始浓度,其原理是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为一寡核苷酸,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荧光基团和一个淬灭荧光基团。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刚开始时,探针结合在DNA任意一条单链上;PCR扩增时,酶的5’端-3’端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或者使用荧光染料SYBR。SYBR可以结合到双链DNA上面,当体系中的模板被扩增时,SYBR可以有效结合到新合成的双链上面,随着PCR的进行,结合的SYBR染料越来越多,被仪器检测到的荧光信号越来越强,从而达到定量的目的,对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荧光定量仪在使用时,是将试管置入装置内,待其检验完成后,将其取出,才能够置入下一组样品,当检测数量较多时,常出现因工作人员着急取出样品而烫伤的情况(刚检测完成的样品处于高温状态)存在安全隐患,若待样品冷却完成再取出,则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检测且无安全隐患的荧光定量PCR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荧光定量PCR仪,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竖直设置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的一端与壳体连接,驱动柱的另一端设置有进给盘,所述壳体靠近进给盘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放置孔,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进给盘的驱动装置,所述的进给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通孔;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的壳体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检测装置位置的控制装置;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与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器。驱动柱与进给盘的设置,能够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转动,试管通孔的设置,用于固定待测样品,检测装置的设置,用于对运行至指定位置的试管进行检测,控制装置的设置,能够控制检测装置上下运动,防止在进给盘转动过程中试管与检测装置发生碰撞,控制器则用于对整个装置的运行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气缸和控制板,所述的控制板与控制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的检测装置与控制板固定连接。控制气缸与控制板的设置,便于对检测装置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实际使用时,可设置两个控制气缸,能够保证检测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齿轮,所述的驱动柱与壳体转动连接,驱动柱上设置有与连接齿轮啮合设置的驱动齿环,所述的驱动电机与连接齿轮传动连接。驱动电机与连接齿轮的设置,能够将驱动电机的转动输出传动至驱动柱,从而带动进给盘转动,其中,连接齿轮的设置,能够通过调节齿轮外径来调节转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样品检测,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装置上设置有与试管底端配合设置的试管槽。试管槽的设置,便于对样品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升温与降温速率,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立德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立德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9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