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7555.2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韡;徐永华;范先华;嵇凤祥;茅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长城电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02;H01B7/17;H01B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200 电晕 漆包铜扁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包括铜扁线(1),铜扁线(1)的外侧依次设有第一漆层(2)、金属屏蔽层(3)、第二漆层(4)和耐磨层(5),第一漆层(2)的厚度0.06‑0.08mm,金属屏蔽层(3)的厚度0.03‑0.05mm,第二漆层(4)的厚度0.1‑0.12mm,耐磨层(5)的厚度0.02‑0.04mm;第一漆层(2)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斜槽(6),金属屏蔽层(3)的外侧面设有多个第二斜槽(7),第一斜槽(6)和第二斜槽(7)的倾斜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具有电磁屏蔽效果不容易降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漆包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蓄电池为动力源的汽车,驱动电机将蓄电池的能量转化为驱动汽车行驶的机械能。驱动电机所用的是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简称漆包线),漆包线的漆层通常是多层复合而成的,漆层的夹层中通常会复合有对电磁脉冲其屏蔽作用的金属屏蔽层,但是,驱动电机工作时会产生高温,而且驱动电机随汽车行驶长期受振,漆层的外层容易剥落,导致金属屏蔽层暴露发生氧化,漆包线对电磁脉冲的屏蔽效果较低,氧化后的金属屏蔽层强度降低又有可能剥落,漆包线对电磁脉冲的屏蔽效果进一步降低。
因此,现有漆包线存在电磁屏蔽效果容易降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本实用新型具有电磁屏蔽效果不容易降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包括铜扁线,铜扁线的外侧依次设有第一漆层、金属屏蔽层、第二漆层和耐磨层,第一漆层的厚度0.06-0.08mm,金属屏蔽层的厚度0.03-0.05mm,第二漆层的厚度0.1-0.12mm,耐磨层的厚度0.02-0.04mm;第一漆层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斜槽,金属屏蔽层的外侧面设有多个第二斜槽,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的倾斜方向相反。
前述的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中,所述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的倾斜角度相同。
前述的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中,所述第一漆层是聚酰胺酰亚胺漆层。
前述的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中,所述第二漆层是尼龙纤维丝漆层。
前述的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中,所述耐磨层是聚苯并咪唑树脂层。
前述的200级耐电晕漆包铜扁线中,所述铜扁线的材质是单晶铜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漆层的外侧面和金属屏蔽层的外侧面设置斜槽,使第一漆层、金属屏蔽层和第二漆层之间具有较大的结合强度,并合理分配各层厚度,使第一漆层、金属屏蔽层和第二漆层结合成稳定的、不容易剥离的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可使漆包线具有良好的耐电晕性能,在此整体结构的外层增加耐磨层,使漆包线不容易磨损(主要是驱动电机绕制过程的擦伤磨损),防止整体结构部分的刮伤,两处斜槽的倾斜方向相反使整体结构内的各层在漆包线绕线时受到的拉力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单一层受力过度发生开裂,避免漆包线在绕制驱动电机的过程中发生损坏,提高驱动电机的成功率。尼龙纤维丝可提高第二漆层的柔韧性和拉伸强度,在漆包线的绕线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开裂,即可使金属屏蔽层在长期使用后依然不会外露氧化,也可保护第二漆层内部的金属屏蔽层和第一漆层不发生开裂,使金属屏蔽层能够维持对铜扁线的完整包覆,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屏蔽层不容易氧化,也不容易开裂,本实用新型在长时间使用后电磁脉冲屏蔽效果依然较好。本实用新型上的两处斜槽倾斜方向相反,可使漆包线在绕线时产生的内部应力较为平衡,漆包线上各个漆层均不容易在应力作用下开裂,进一步的保证金属屏蔽层不容易在长时间使用后外露氧化。本实用新型的铜扁线采用单晶铜线,导热率和导电率较好,发热少,散热快,这也有助于防止各漆层老化,延缓电磁屏蔽效果降低的速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电磁屏蔽效果不容易降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长城电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长城电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7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