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烯红外线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7257.3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0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维热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4;H05B3/14;H05B3/4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张建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红外线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红外线加热器。它解决了现有石墨烯加热管连接不便的问题,包括导电加热体、可拆定位结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电体和导电加热体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电体和导电加热体另一端电连接,第一导电体远离和导电加热体电连接的一端轴向贯穿导电加热体周向内侧且朝向导电加热体具有第二导电体的一端延伸,第一导电体远离和导电加热体电连接的一端与第二导电体和导电加热体电连接的一端位于导电加热体的同一端,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定位结构定位于导电加热体端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各个部件连接紧密,可靠性高,拆装方便,封闭性强和防尘效果好等优点,可以加热腐蚀性的化学和生物液体,气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红外线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墨烯技术的快速发展,石墨烯成本高昂的情况也逐渐开始缓解,越来越多的石墨烯产品慢慢被推出。其中,石墨烯加热技术正慢慢地发展起来,石墨烯散热热量主要以远红外线的形式释放,热效率更高;一开即热,避免传统低效的对流式加热方式。现有的石墨烯加热管在使用时是需要在管体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和电源相连的导电接头,这样就容易造成使用时连接不便、拆装不便等问题,同时,石墨烯加热管内部各个连接点之间连接不够稳定性,故障率较高,这样极大地制约了现有石墨烯加热管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发热棒的制作方法及产品结构[201910167297.3],包括以下步骤:将两固定座分别焊接于发热管的内壁两端;在发热管的内壁依次堆叠绝缘导热层和石墨烯导电发热层;在每个固定座上以依次堆叠的方式固定安装第二陶瓷绝缘垫、第一导电接头和第二导电接头,使第一导电接头与石墨烯导电发热层相接触;在发热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六角外丝接头和封头;将电缆线的两根导线分别连接于两第二导电接头;将六角封盖套于六角外丝接头的端口。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石墨烯发热棒导电接头外接不便的问题,实现了将两个导电接头集成于棒体一端,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其内部各个导电接头连接不够稳定性,容易造成故障率高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便于接线、稳定性高的石墨烯红外线加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石墨烯红外线加热器,包括两端敞口且呈中空筒状的导电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加热体一端通过可拆定位结构和第一导电体相连,另一端周向外侧套设有第二导电体,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和导电加热体一端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电体和导电加热体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体远离和导电加热体电连接的一端轴向贯穿导电加热体周向内侧且朝向导电加热体具有第二导电体的一端延伸,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远离和导电加热体电连接的一端与第二导电体和导电加热体电连接的一端位于导电加热体的同一端,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定位结构定位于导电加热体端部。通过第一导电体和导电加热体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电体和导电加热体另一端电连接,然后将第一导电体延伸至与第二导电体处,这样使得第一导电体一端和第二导电体位于导电加热体的同一端,这样便于外接电源,其中,导电加热体内部分别通过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电连接,这样提高了电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石墨烯红外线加热器中,所述的导电加热体包括由非导电材料制成且呈中空筒状的载体管,在载体管周向外壁设有石墨烯导电加热涂层,且所述的载体管一端周向外壁设有与石墨烯导电加热涂层一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电极,另一端周向外壁设有与石墨烯导电加热涂层另一端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电极。具体来讲,这里的导电加热体包括由石英材料或陶瓷材料支撑的载体管,载体管周向外壁镀设有石墨烯导电加热涂层,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为高温导电银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维热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杭州维热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7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干燥结构及洗碗机
- 下一篇:一种自愈型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