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竹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6951.3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2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柿良;陈其兵;杨容孑;江明艳;吕兵洋;雷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A01B49/02;A01B4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冯龙;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竹林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竹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行走装置与翻土装置,所述翻土装置包括碎土机构,所述的碎土机构包括前支架、碎土辊,所述碎土辊两端与前支架铰接,所述前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碎土辊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碎土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以碎土辊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的横向碎土刀片,碎土辊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个沿碎土辊的轴线径向分布的纵向碎土刀片,所述前支架前方设有破土机构,所述底盘的前车轮与后车轮之间设有施药装置,所述车身的尾部设有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破土装置与碎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轻易的破开并打碎竹林里根系发达的土壤,修复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竹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竹林是我国主要的速生林木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竹林的培育在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培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在追求高产量的同时,不合理的经营模式和生产管理使竹林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需要对被污染的竹林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土壤生态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土壤修复技术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化学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就是向土壤投入改良剂,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竹林根系发达并且坚韧,常年种植竹林的土壤内有大量的纵横交错的竹根,而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会出现板结,土壤硬度高,现有技术的土壤修复装置不能完全适应竹林的土壤环境,对土壤的破碎能力较低,破开竹林土壤困难,通常需要使用人工挖开土壤,人工开挖效率低下,而且对土壤的破碎能力有限,土壤修复药剂与需要修复的土壤接触不充分,修复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土壤破碎能力差、修复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竹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装置,能够达到提高土壤破碎能力、增强修复效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竹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设有翻土装置,所述翻土装置包括碎土机构,所述的碎土机构包括前支架、碎土辊,所述前支架安装在车身头部,所述碎土辊两端与前支架铰接,所述前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碎土辊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碎土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以碎土辊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的横向碎土刀片,碎土辊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个沿碎土辊的轴线径向分布的纵向碎土刀片,所述前支架前方设有破土机构,所述破土机构包括破土铲,所述破土铲安装在前支架上,所述破土铲上设有若干漏土槽,破土铲上设有若干破土齿,所述破土齿向地面方向倾斜,所述车身上设有储料舱,所述储料舱内设有施药装置,所述车身的尾部设有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车身向前运动,破土装置的破土齿将土壤破开,土壤从破土铲上的漏土槽中漏出,土壤中较大的石块被破土铲铲出,碎土装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对已经破开的土壤进行进一步的打碎,碎土装置上设有以碎土辊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的横向碎土刀片和沿碎土辊的轴线径向分布的纵向碎土刀片,通过横向碎土刀片和纵向碎土刀片可以对竹子的根系进行全面的打碎,便于后续土壤与药剂的充分混合,行走装置继续驱动整个装置前进,施药装置向已经打碎的土壤上施药,搅拌装置将药剂和土壤混合均匀,药剂通过与土壤、重金属发生吸附、沉淀等化学反应或物理束缚等物理作用,将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转化为化学性质稳定形态,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
优选地,所述施药装置包括施药箱,施药箱底部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沿碎土辊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所述施药箱顶部设有进药口,所述进药口上设有密封盖。施药装置底部设有的多个喷头可同时工作,施药效率高,喷头沿碎土辊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可在已打碎的土壤上方均匀的喷洒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6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分子抑尘板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剃须刀的头部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