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防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5402.4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静;赵莉;魏理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防护套,包括防护套本体和定位板,所述防护套本体内部上方设置有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个数为八,所述定位板包括成型在所述定位板上方的锥形面和成型在所述锥形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为四,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防护套本体粘接。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套本体内部设置定位板,定位板上方的锥形面可以将针灸针与防护套本体进行分离,方便进行取拿操作,实用方便,同时,通过拉锁打开防护套本体,通过魔术粘可以使防护套本体展开在医务人员的手臂上,方便取拿防止针灸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灸防护套。
背景技术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用到针灸防护套。
但是现有的针灸防护套在使用时,针灸针的末端大都贴合在防套上,取拿时较为不便,同时,防护套在使用时,需要放置在操作台上,针灸人员取拿时需要一手按压防护套,一手取针,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针灸防护套,解决了现有的针灸防护套在使用时,针灸针的末端大都贴合在防套上,取拿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针灸防护套,包括防护套本体和定位板,所述防护套本体内部上方设置有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个数为八,所述定位板包括成型在所述定位板上方的锥形面和成型在所述锥形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为四,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防护套本体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针灸针时,所述凹槽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定位板上方的锥形面可以将针灸针与防护套本体进行分离,方便进行取拿操作,实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本体一侧壁上粘接有标签,所述标签一侧缝制有魔术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针灸针的名称填写在所述便签上,方便后续查找,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拉锁打开所述防护套本体,通过所述魔术粘可以使所述防护套本体展开在医务人员的手臂上,方便取拿防止针灸针。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本体的材料为布,所述防护套本体内部缝制有密封布,所述密封布之间设置有拉锁,所述拉锁与所述密封布缝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所述防护罩本体进行折叠合并,通过所述拉锁将所述防护罩本体进行密封,方便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下方设置有针灸针固定带,所述针灸针固定带为弹性材料,所述针灸针固定带与所述防护套本体缝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针灸针固定带主要用来固定针灸针。
进一步的,所述针灸针固定带下方设置有针尖挡布,所述针尖挡布与所述防护套本体缝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针尖挡布主要用来遮挡针灸针的尖部,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针灸防护套在使用时,针灸针的末端大都贴合在防套上,取拿时较为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套本体内部设置定位板,定位板上方的锥形面可以将针灸针与防护套本体进行分离,方便进行取拿操作,实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中心医院,未经郑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5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