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金属管内壁的自动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3259.5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8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B24B5/36;B24B5/35;B24B27/033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黄照倩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金属管 内壁 自动 除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金属管内壁的自动除锈装置,涉及金属管的内壁除锈领域,包括底座、驱动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用于对金属管内壁进行打磨的磨具和用于对磨具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外侧设有弹性层,所述磨具在所述弹性层的外侧与金属管内壁贴合,所述固定组件内侧通过动力组件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转轴相对连接管转动,形成所述磨具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贴合金属管的内壁转动同时挤压弹性层实现其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的固定位置适应金属管内壁进行改变的结构,用于对不同形状、尺寸金属管的内壁进行除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管内壁的自动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的打桩、结构、钢结构、承重、排水领域中通常涉及各种形状、尺寸金属管的使用,在金属管的后续维护中,除锈工作是较为重要的操作,现有技术中对于金属管内壁除锈常使用的方式包括物理除锈和化学除锈两种。
化学除锈的方式是使用具有一定酸、碱性的除锈剂对金属管的内壁进行清洗,但是这种方式不易控制除锈剂的用量,若除锈剂的剂量不足,会导致除锈不彻底,除锈效果较差,若除锈剂使用过量,多余的除锈液会进一步与金属管反应,对金属管造成一定的损坏,且除锈液因其化学属性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使用的除锈液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增加其使用成本;
物理除锈通常将磨具伸入金属管的内部对其内壁进行打磨,模具与金属管内壁的锈蚀部分接触并进行摩擦至金属管内壁的锈蚀部分脱落,现有的自动除锈装置多针对同一尺寸的金属管进行除锈,当对其他管径的金属管进行打磨时,需要相应的对除锈装置中伸入管内的部分进行更换使磨具与管道的内壁贴合;
同时,现有的自动除锈装置主要用于对无棱的圆形管的内壁进行除锈,除锈装置的磨具在对多边形的金属管内壁打磨时模具无法与金属管的内壁一直保持贴合的状态,无法对多边形金属管的内壁进行除锈或除锈的效果较差。
结合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对不同形状、尺寸的金属管的内壁进行除锈的自动除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对不同形状、尺寸的金属管的内壁进行除锈的自动除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金属管内壁的自动除锈装置,包括底座、驱动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打磨组件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下在金属管内沿金属管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用于对金属管内壁进行打磨的磨具和用于对磨具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外侧设有弹性层,所述磨具固定在所述弹性层的外壁上并与金属管内壁贴合,所述固定组件内侧通过动力组件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转轴相对连接管转动,形成所述磨具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贴合金属管的内壁转动同时挤压弹性层实现其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的固定位置适应金属管的内壁进行改变的结构。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对金属管内壁进行除锈时,打磨组件伸入金属管的内部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金属管的轴向方向移动,打磨组件中的磨具与金属管的内壁贴合,打磨组件通过弹性层与固定组件进行连接,动力组件带动固定组件在金属管外部转动进一步带动固定组件内的磨具相对于金属管的内壁转动,磨具在相对金属管内壁转动时对弹性层产生挤压使其相对固定组件内的安装位置实现实时调整,进一步保证磨具在转动过程中与金属管的内壁一直保持贴合状态,实现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金属管进行除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金属的壳体,所述壳体呈“V”字形结构。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固定组件的形状不易发生形变,弹性层受挤压时固定组件在弹性层内侧对弹性层提供一定的支撑,具有很好的支撑强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磨具为钢丝轮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钢丝轮对锈蚀的金属管打磨时具有更好的除锈效果同时磨砂轮使用寿命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3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单侧阻挡的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顶升移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