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淤泥深水大水流基坑组合支护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3037.3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强;任海松;王亚军;王同元;章宇靖;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静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深水 水流 基坑 组合 支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淤泥深水大水流基坑组合支护,包括设置在基坑外侧的钢管桩围堰以及设置在钢管桩围堰内侧、基坑外侧的钢板桩围堰,所述钢管桩围堰在基坑外形成第一道防水支护,钢管桩围堰包括设置在基坑四周的两排钢管桩以及设置在两排钢管桩内侧的加筋钢格栅和防水层,所述钢板桩围堰形成第二道防水支护,钢板桩围堰为多个依次相连的钢板桩,且相邻的钢板桩之间通过固定单元连接,钢管桩围堰弥补了在大水流速下钢板桩围堰的缺陷,且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淤泥深水大水流基坑组合支护。
背景技术
长三角地区桥梁工程水中墩淤泥地质层深基坑施工中,通常采用钢板桩、锁口钢管桩、钢套箱围堰支护,而单一的钢板桩或锁口钢管桩围堰在流速较大河道中合拢困难、止水效果差,且在流塑-软塑淤泥地质层中开挖存在管涌风险,钢套箱围堰加工、吊装施工条件苛刻,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稳定,止水效果好,施工方便的淤泥深水大水流基坑组合支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淤泥深水大水流基坑组合支护,包括设置在基坑外侧的钢管桩围堰以及设置在钢管桩围堰内侧、基坑外侧的钢板桩围堰,所述钢管桩围堰在基坑外形成第一道防水支护,钢管桩围堰包括设置在基坑四周的两排钢管桩以及设置在两排钢管桩内侧的加筋钢格栅和防水层,所述钢板桩围堰形成第二道防水支护,钢板桩围堰为多个依次相连的钢板桩,且相邻的钢板桩之间通过固定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的,防水层为防水土工布。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钢管桩围堰设置在基坑外侧的3-3.5m处。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两排钢管桩的中心间距为1.2-1.5m。
作为优选方案的,每排相邻两根钢管桩中心间距为0.6-0.8m。
本实用新型:在流速不大于3m/s、水深10m内、淤泥地质的水中墩深基坑施工中,采用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围堰施工,形成双层止水、止泥土支护体系,钢管桩围堰在基坑外侧形成第一道挡水、挡泥支护体系,双排钢管桩内设置加紧钢格栅加防水土工布,并填土夯实,实现常规双壁钢围堰功能,在钢管桩围堰外侧、基坑外侧设置钢板桩围堰,钢板桩围堰在基坑外侧形成第二道挡水、挡泥支护体系。
钢管桩围堰弥补了在大水流速下钢板桩围堰的缺陷,且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相比于常规双壁钢围堰制作要求高,沉入难度大,不可重复利用,组合围堰钢板桩和钢管桩不仅可以从市场直接购买或租赁,而且插打便利、快速,施工完成后可拔除重复利用,可有效节约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3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