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源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1652.0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7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超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2;H01R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源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电源模组,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其通过在端部电芯列处采用双层镀镍钢带,使双层镀镍钢带的电阻减少一半,电流汇流更均匀,可以更好的维护电芯一致性,并且底层镀镍钢带和顶层镀镍钢带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分别与锂电池和模组正负极线固定,之后,再采用点焊的方式相互固定,通过工序分解降低电池模组组装工艺难度,提升生产工作效率,而且通过将电路板连接线头事先采用焊锡或者激光焊与片状镀镍钢带向固定,进而再采用点焊的方式将片状镀镍钢带固定在顶层镀镍钢带或者单层镀镍钢带的上表面,可以避免焊锡或者激光焊的热量直接传导给电芯造成电芯的一致性变差,进一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源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动车(例如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及部分四轮电动车)多采用铅酸电池系统存储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其中,两轮电动摩托车、三轮电动车90%应用铅酸电池,剩余10%应用锂电池。
铅酸电池的构成主要是在封闭塑壳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浸泡铅板和稀硫酸。铅酸电池是一种老旧的电池技术,其缺点是能量密度低(使车辆续航能力低)、放电能力差(使车辆行驶性能差)、电解液洒漏、析出易燃氢气,笨重、低温性能不佳、寿命短(通常1-2年应用后储电能力减半)充电时间长、含重金属铅可严重污染环境。铅酸电池组系统可以不需要(电源管理系统BMS)检测和控制电池的工作状态,仅把特定数量的铅酸电池简单串联即构成电动车可以使用的电池组系统,无法做到工作状态甚至安全状态的可知可控,更无法支持未来的智能联网需求。
而现有锂电池生产厂家生产的用于电动车的动力锂电池,都是根据电动车整车的标定电压来设计和配置的一个整体,即是一个额定工作电压和某款电动车标定电压相同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式锂电池系统。这种整体式锂电池系统因为额定电压固定所以不能用于标定电压不同的另外的电动车,造成的现状是消费者购入新的电动车,如果电压和容量规格发生变化,消费者不能利用旧有的锂电池而必须新购,造成浪费。
并且,现有的锂电池的导线连接每列电芯时,工艺是用焊锡或者激光焊接方式连接导线头和电芯或者并联电芯的镀镍钢带。缺点是:电池模组首列电芯和末列电芯其并联导体没有减少电阻的特别设计;焊锡和激光焊接直接固定导线头可能造成电芯过热影响电芯的一致性造成电池整体寿命不良;并且组装工作无法分解,成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源模组,通过在首个电芯列和末个电芯列处采用双层镀镍钢带,提高电流分布均匀性,利于保持电芯一致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工序分解降低组装工艺难度,提升生产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源模组包括外壳、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由锂电池电芯并联组成的电芯列、点焊固定在所述电芯列上的双层镀镍钢带和单层镀镍钢带、用于实现所述电芯列之间相互串联的单层镀镍钢片、与电源管理电路板之间电连接的电路板连接线头、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线头之间采用焊锡或者激光焊相固定的片状镀镍钢带,其中,所述双层镀镍钢带包括相互点焊固定的底层镀镍钢带和顶层镀镍钢带,其中,所述底层镀镍钢带与所述电芯列之间点焊电连接固定,所述顶层镀镍钢带与主负正极线之间焊锡或者激光焊固定,所述片状镀镍钢带采用点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顶层镀镍钢带或者所述单层镀镍钢带的上表面。
可选的,点焊固定在第一电芯列上的所述双层镀镍钢带与锂电池电源模组正极线之间焊锡或者激光焊固定,点焊固定在最末电芯列上的所述双层镀镍钢带与锂电池电源模组负极线之间焊锡或者激光焊固定,点焊固定在第二电芯列上的所述单层镀镍钢带与点焊固定在第三电芯列上的所述单层镀镍钢带之间采用所述单层镀镍钢片串联连接,点焊固定在第四电芯列上的所述单层镀镍钢带与点焊固定在第五电芯列上的所述单层镀镍钢带之间采用所述单层镀镍钢片串联连接,所述顶层镀镍钢带与所述片状镀镍钢带之间点焊固定,相互串联的两个所述单层镀镍钢带中的一个与所述片状镀镍钢带之间点焊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超能动力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超能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1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机液压抓梁接线盒组件
- 下一篇:燃气水封系统液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