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卷智能缠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1187.0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1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礼;王波;史修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瑞昌智能机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1/02 | 分类号: | B65B11/02;B65B25/24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张琳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智能 缠绕 | ||
1.一种钢丝卷智能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部和位于缠绕部下方的输送平台(41),所述的输送平台(41)内设有钢丝卷定位机构和钢丝卷转动输送机构,所述的钢丝卷定位机构包括呈周向设置的多根定位杆(42)和内部定心升降气缸(43),每根定位杆(42)到圆心的距离小于钢丝卷(7)内径的一半,所述定位杆(42)轴向垂直于输送平台(41),所述定位杆(42)的下端连接内部定心升降气缸(43),所述的钢丝卷转动输送机构包括呈周向设置的多个锥台状滚筒(44)和顶升气缸(45),所述钢丝卷定位机构和钢丝卷转动输送机构同心设置,所述锥台状滚筒(44)底面较大的一侧位于外侧,所述锥台状滚筒(44)底面较小的一侧位于内侧,所述外侧的中心到圆心的距离大于钢丝卷(7)的外径的半径且所述内侧的中心到圆心的距离小于钢丝卷(7)外径的半径,所述锥台状滚筒(44)的底部连接顶升气缸(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智能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2)有三个,每个定位杆(42)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导向轴(421)、直线轴承(422)和套接在直线轴承(422)上的定位滚筒(42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丝卷智能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台状滚筒(44)有三个且与定位杆(42)交错设置,每个锥台状滚筒(44)的轴向一端连接有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和减速电机,所述的被动轮与锥台状滚筒(44)同轴设置,所述的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智能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部包括机架(46)、设置在机架(46)上呈周向分布的多个主动摩擦轮(47)和至少一个主动摩擦轮支撑轮(48),主动摩擦轮(47)与主动摩擦轮支撑轮(48)之间设有被动摩擦轮(49),所述被动摩擦轮(49)呈半环状且被动摩擦轮(49)的圆心到被动摩擦轮(49)两端的夹角大于180°,所述的被动摩擦轮(49)上设有若干个缠带滚筒(4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卷智能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摩擦轮(49)的内径大于钢丝卷(7)的外径的一半;缠绕状态时,所述被动摩擦轮(49)的端部贯穿钢丝卷(7)的圆心进行转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卷智能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摩擦轮(47)有7个,所述的缠带滚筒(40)也有7个。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卷智能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46)上还设有三工位直线模组(461)、沿三工位直线模组(461)移动的夹带机械手(462)、用于涨紧缠带的缠带涨紧机构(463)和缠绕完成后切断缠带的剪切机构(464),所述的缠带涨紧机构(463)设置在被动摩擦轮(49)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瑞昌智能机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瑞昌智能机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11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达固定结构铸件
- 下一篇:一种铝塑门窗生产用组装固定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B 包装物件或物料的机械,装置或设备,或方法;启封
B65B11-00 用挠性材料的薄带、薄片或半成品包裹,如部分或全部封装,物件或大量材料
B65B11-02 . 包裹物件或大量材料,在包裹操作过程中不改变它们的位置,例如在带有铰链折叠器的模型内
B65B11-06 . 通过在规定的路线输送包裹材料和装入物包裹物件或大量材料
B65B11-48 . 通过折叠包裹材料,如兜状包裹材料封装物件或大量物料,并紧闭其相对的自由边以便封闭装入物
B65B11-50 . 将装入物放置在两块薄片,如兜状薄片之间封装物件或大量物料,并紧闭其自由边
B65B11-54 . 使包裹材料包住装入物的一端和所有侧面,并在另一端形成有规则或无规则的褶子封闭包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