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二次净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0993.6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1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家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和县新华涂料厂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4;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36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二次 净化 重金属 废水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二次净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底部固定安装有分离罐,分离罐通过右侧的连接管道与过滤室连接,过滤室通过管道与微滤室连接,微滤室到达出水槽,出水槽左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出水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水质检测仪。该新型金属废水处理设备,通过回流管道将出水槽与过滤室连接,回流管道带有阀门,出水槽内部有水质检测仪,水质检测仪对到达出水槽的废水进行检测,合格的废水将会排出,未合格废水将会通过回流管道由出水槽到达过滤室进行二次净化,直至合格,与现有的二次净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相比,具备设备一体化,二次净化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二次净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在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的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重金属废水,而这些重金属废水一旦不经治理,会污染土壤,进入农田,并在农作物中积蓄,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
目前,各国对金属废水的治理都十分重视,而目前市场上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需要多个设备的配合使用,无法做到单一设备完成整套废水处理流程,增大了成本,效率也低,且无法进行二次净化,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二次净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二次净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具备设备一体化,二次净化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二次净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无法进行二次净化,需要多个设备配合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设备一体化,二次净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二次净化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器,所述进水槽右侧固定安装有分离罐,所述分离罐内部活动安装有粗过滤网,所述分离罐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内部活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室的前方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微滤室,所述微滤室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微滤网,所述微滤室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水质检测仪,所述出水槽左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和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内部装有重金属吸收剂,高效快速的吸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优选的,所述微滤室内部装有生物滤料,微生物将会附着在它表面,可以吸收这些微量元素,残留金属离子,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活性炭制成,吸收金属离子,净化废水。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道由出水槽连接到过滤室,回流管道带有阀门,可以进行二次净化。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金属废水处理设备,通过回流管道将出水槽与过滤室连接,回流管道带有阀门,出水槽内部装有水质检测仪,水质检测仪对到达出水槽的废水进行检测,合格的废水将会排出,未合格废水将会通过回流管道由出水槽到达过滤室进行二次净化,直至合格。
2、该新型金属废水处理设备,通过微滤室内部装有生物滤料,微生物将会附着在它表面,可以吸收这些微量元素,残留金属离子,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3、该新型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内部装有重金属吸收剂,高效快速的吸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和县新华涂料厂,未经云和县新华涂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0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监控室内自动灭火系统装置
- 下一篇:空中接取及运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