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灰综合利用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0930.0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0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丁;王日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1;C09D7/65;C25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利用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灰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铝灰储罐、可加热的水浸池、板框压滤机、用于配制粘结剂的碱溶池、用于配制涂料的调浆池以及用于储存涂料成品的成品储罐;铝灰储罐通过传送装置将物料传送至水浸池;水浸池排液口连接板框压滤机;水浸池的排气口连通用于收集氨气的气体收集装置;板框压滤机液相排出端连通蒸发装置;板框压滤机的固相排出口连通碱溶池;蒸发装置蒸发出的水蒸气经过冷凝装置冷凝为蒸馏水后回流至碱溶池中;蒸发装置固态物料经氯化盐收集罐收集;本实用新型全程收集,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其大规模推广可将铝灰等废弃物资源化,同时解决铝灰堆场问题,实现了废物利用,提高了铝灰的开发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灰综合利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铝灰主要来源于铝生产、消费、废铝再生等环节。炼铝时产生的铝灰是一种产量大、污染严重的工业废渣。铝灰在氧化铝熔盐电解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同时由于操作和测定器具的携带、阳极更换、出铝、铸锭以及电解槽大修也会产生一定量的铝灰。刚出炉的铝灰铝渣含有大量的金属铝,其中只有部分铝能得到回收,剩余的废铝灰堆积在厂区或填埋,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环境的污染。
据统计,我国每生产1000千克铝,就会产生25~50千克的铝灰,2018年中国电解铝产量约为3,649万吨,由此推算,2018年中国产生约900万吨的铝灰。目前,回收金属铝后的残灰可用来生产氧化铝、制备净水剂、合成或制备Al-Si合金、合成耐火材料、炼钢脱氧剂、用于半刚性基层中的建路材料,可是更多剩余的废弃铝灰仍然得不得利用。废弃的铝灰存放在铝灰渣堆场,不仅占用田地,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污染。废弃铝灰的堆存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的进行,所以增加铝灰综合再利用的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对铝灰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回收铝、回收盐、回收氧化铝、合成净水剂、合成耐火材料以及用于路用及建筑材料等。但是这些途径均只是针对铝灰进行了特定组分的利用,仍然会有部分废弃物未被利用,从而必须加以排放,对环境依然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对铝灰进行不同成分的提取则会增加多次操作成本,废弃物处理的成本增加则过大。因此,传统的综合利用方式并未做到真正的综合利用,不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灰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其利用铝灰生产炭阳极涂料,不仅可以保护炭阳极,而且可以使铝灰达到完全利用的目的,全程无废弃物产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灰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铝灰储罐、可加热的水浸池、板框压滤机、用于配制粘结剂的碱溶池、用于配制涂料的调浆池以及用于储存涂料成品的成品储罐;所述铝灰储罐通过传送装置将物料传送至所述水浸池;所述水浸池排液口连接板框压滤机;所述水浸池的排气口连通用于收集氨气的气体收集装置;所述板框压滤机液相排出端连通蒸发装置;所述板框压滤机的固相排出口连通碱溶池;所述蒸发装置蒸发出的水蒸气经过冷凝装置冷凝为蒸馏水后回流至所述碱溶池中;所述蒸发装置固态物料经氯化盐收集罐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收集装置的侧面下部开设进气口;气体收集装置通过进气口与水浸池的排气口连通;所述气体收集装置的顶部设置喷淋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装置为强制循环式蒸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浸池外表面设置加热套,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加热。水浸池为封闭结构;顶部设置排气口,通过排气管将产生的气体排至气体收集装置。本过程的目的是为了收集生成的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采用喷淋的方式使氨气的溶解过程更加完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碱溶池和所述调浆池中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浸池排液口与板框压滤机之间还设置有冷凝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0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化妆瓶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防淤泥扩散环保清淤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