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封闭开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0907.1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8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昌东;邓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铭利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M3/335;H02M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刘自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封闭 开关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封闭开关设备,包括柜体,柜体包括柜门和四个支撑脚,柜体靠近支撑脚的一端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变压器、第二二极管、电压输出端、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一电容,电压输入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交流封闭开关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封闭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引进先进技术并按照国内农电及域网改造要求而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新一代中压电器产品。经严格的型式试验和长期运行考核,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部达到iec298和gb3906标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形美观、操作简便、长寿命、高参数、无污染、少维护等显着特点,适用于交流50hz,10kv的电力网络中,作为电能的接受和分配之用。传统交流封闭开关设备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交流封闭开关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交流封闭开关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柜门和四个支撑脚,所述柜体靠近所述支撑脚的一端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柜体的底板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滑动配合的踩踏板,所述柜体内还设有与所述踩踏板相配合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柜体两侧呈间隙设置的两根固定杆,所述分隔板上固定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变压器、第二二极管、电压输出端、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S-562T。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封闭开关设备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阻值为32kΩ。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封闭开关设备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型号为L-2733。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封闭开关设备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封闭开关设备中,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封闭开关设备中,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铭利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铭利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0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车辆底盘快速检测成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