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固体份低表面处理聚氨酯涂料脱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0882.5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6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传;王立;潘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表面 处理 聚氨酯 涂料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固体份低表面处理聚氨酯涂料脱水装置,其结构包括卧式处理箱,所述卧式处理箱的左部的上端设有涂料输入管和脱水剂输入管,所述卧式处理箱的右端设有涂料输出管,所述卧式处理箱的内部的左侧设有用于将涂料和吸水剂进行混合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右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设有脱水颗粒剔除装置,解决了通入空气脱水的同时会使涂料中挥发性的溶剂失去,涂料在脱水的过程中硬化或者组分发生变化的问题,整个工作过程中基本不与空气接触,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因为与空气接触导致的涂料硬化和损失,可以连续工作,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固体份低表面处理聚氨酯涂料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专利号:CN201621331150.1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涂料脱水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顶端连接有真空装置;反应釜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还包括装有空气干燥剂的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可连通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的出料口设置;脱水时,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真空装置对反应釜抽真空处理;反应釜的真空度达到预设值时,打开第一阀门,并使空气过滤器连通出料口,经空气过滤器形成的干燥的空气通过出料口进入反应釜,并从反应釜的底部向上流动穿过聚氨酯涂料,实现反应釜内的聚氨酯涂料的脱水。该聚氨酯涂料脱水装置脱水效率高,脱水效果较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通入空气脱水的同时可能会使涂料中本来存在的具有挥发性的溶剂在脱水的过程中一起失去,可能会存在涂料在脱水的过程中硬化或者组分发生变化导致的质量下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固体份低表面处理聚氨酯涂料脱水装置,其解决了通入空气脱水的同时可能会使涂料中本来存在的具有挥发性的溶剂在脱水的过程中一起失去,可能会存在涂料在脱水的过程中硬化或者组分发生变化导致的质量下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固体份低表面处理聚氨酯涂料脱水装置,其结构包括卧式处理箱,所述卧式处理箱的左部的上端设有涂料输入管和脱水剂输入管,所述卧式处理箱的右端设有涂料输出管,所述卧式处理箱的内部的左侧设有用于将涂料和吸水剂进行混合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右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右侧设有用于使溶液流动速度减慢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设有脱水颗粒剔除装置,所述脱水颗粒剔除装置包括支撑滑轨,所述支撑滑轨上设有用于将脱水颗粒从涂料中剔除的脱水剂提升斗,所述支撑滑轨的上端固定设有用于驱动脱水剂提升斗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滑轨的右侧设有输出斜坡,所述输出斜坡的上沿连接至涂料输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为横置结构,其左端与卧式处理箱外部的减速电机连接,所述搅拌叶片一共设有1-3组,每组2-4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与卧式处理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与卧式处理箱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剂提升斗的主体结构采用网状结构,其等效孔隙大小为0.5-3mm,所述支撑滑轨为倾斜结构,所述脱水剂提升斗的后端设有用于避免脱水颗粒输出的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的倾斜角度与支撑滑轨一致,并且滤网与脱水剂提升斗的一侧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剂提升斗的一侧与卧式处理箱的内壁贴合,所述脱水剂提升斗的底面为倾斜结构,并且其底面也可以采用不设孔的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辊和驱动钢索与脱水剂提升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0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