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9512.X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超;张帅;郑军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F24C3/08;F24C15/14;F23D14/8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叶桂萍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具有混气腔,在火盖本体的内部沿径向开有横向引火孔,横向引火孔的底部开有连通混气腔的入气孔,横向引火孔的内侧开口位于内环壁,横向引火孔的外侧开口位于外环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混合横向引火孔中的燃气和空气的分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横向引火孔内设置用于加快混合燃气和空气的分隔管,从而加快横向引火孔的传火性能,同时,分隔管的管壁开有的第一通孔,能使横向引火孔中的燃气和空气于分隔管内混合得更加均匀,确保传火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传统的燃烧器火盖大部分都是一槽铣通,即在火盖本体的顶部铣通有一条引火槽,这种燃烧器火盖由于火盖本体在引火槽处被断开,因而容易造成火盖本体变形,从而影响引火效果。如一专利号为201220464214.0(公告号为CN202813375U)的中国发明专利《具有传火装置及熄火保护功能的燃气炉头》其公开了类似的传火结构,其在外环喷火圈设有多个外环喷火孔,且在该外环喷火孔上还设有外环传火装置,该外环传火装置是由装设在外环喷火圈内侧壁上的凸台、设在该凸台及外环喷火圈上的外环传火孔和外环传火槽构成,该外环传火孔与外环传火槽相连通,外环传火孔和外环传火槽与一个外环喷火孔相连通,能实现快速传火;该传火结构的传火槽为开放式,具有传火快速的特点,但是开放式传火槽却有两个不好之处,开放式传火槽很容易造成传火槽堵塞,即从锅底流下的汤水很容易流入传火槽内,堵塞后影响传火性能,这也是当前传火槽堵塞维修的主要原因;第二、开放式传火槽对灶具风门要求很高,因为风门开大后,一次空气量过多会造成气流速度过大,从而造成燃烧时离焰或者脱火,因此开放式传火槽的结构特点为稳焰特性较差。
为此,现有的燃烧器火盖也采用隐藏式传火结构,如一专利号为ZL2018206663176.9(公告号为CN20831237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混气室、具有环形的火盖本体的外环火盖以及内环火盖,上述混气室的顶部由内之外依次设有朝上开口的内环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上述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分别盖设在内环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上,上述内环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之间设置有二次空气环道,而混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二次空气环道相通的二次空气补充孔,所述火盖本体上沿径向贯设有传火通道,该传火通道与对应的二次空气补充孔连通。通过二次空气补充孔向传火通道补充空气,从而促进传火通道中的传火火焰的高效燃烧,进而提升传火速度,虽然该传火通道解决了隐藏式传火通道的空气问题,而未解决隐藏式传火通道内的空气与燃气的混合均匀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促进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以保证传火性能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在所述火盖本体的内部沿径向开有横向引火孔,所述横向引火孔的底部开有连通所述混气腔的入气孔,所述横向引火孔的内侧开口位于所述内环壁,所述横向引火孔的外侧开口位于所述外环壁,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
分隔管,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横向引火孔,包括有与所述内侧开口相贯通的内侧口以及与所述外侧开口相贯通的外侧口;所述分隔管的管壁与所述横向引火孔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分隔管的管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间隙的第一通孔。
为了方便分隔管设置在横向引火孔中,优选地,所述分隔管的管壁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片,对应地所述横向引火孔的内壁面具有供连接片插设的插槽。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连接片上开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各个连接片上开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以保证燃气的出气速度与空气的混合速度良好的进行匹配,传火更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9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