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原位资源化回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9401.9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韩菲;薛娇;刘操;刘艳荣;杨兰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A01K63/06;A01K63/04;A01K63/00;A01G31/06;A01G31/02;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生活 污水处理 设施 出水 原位 资源 化回用 系统 | ||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原位资源化回用系统,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原位资源化回用系统,通过把鱼池内富营养化的水输送至第一种植床,细菌在第一种植床内把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被水培种植管的植物作为营养物质吸收,同时植物对水进行了净化,从第一种植床中处理后的水经溢流堰后输送至第二种植床,把第一种植床中的水输送至第二种植床,细菌在第二种植床内可以把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被水培种植管的植物作为营养物质吸收,同时植物对水进行了更深一步净化,从第二种植床溢流堰中排出的水重新回到鱼池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原位资源化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再生水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河道补给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污水再生利用日益显得重视,污水再生利用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具有优势。首先污水数量巨大、稳定、不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可以再生利用。污水作为再生利用水源与污水的产生基础上可以同步发生,就是说只要污水产生,就有可靠的再生水源。
目前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将污水处理到人们所需要的水质标准。
国内外大量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的成功实例,也说明了污水再生回用于工业、农业、市政杂用、河道补水、生活杂用、回灌地下水等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鱼菜共生技术的应用将水产养殖中富营养化的水输送到水培系统,将养殖受到污染的水里面的氨氮由微生物细菌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然后被水培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可以使水资源良好的重复利用,改善再生水水质指标。
鱼菜共生技术原理简单,实际操作性强,可适合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或者城市的嗜好农业,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将鱼菜共生系统应用到再生水水质保持中,预计不但可以改善再生水水质,拓宽再生水使用渠道,还可以解决水产养殖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将鱼菜共生系统应用到再生水水质保持中,预计不但可以改善再生水水质,拓宽再生水使用渠道,还可以解决水产养殖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原位资源化回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原位资源化回用系统,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端活动套接有第一种植床,所述主体框架中部和下端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种植床和鱼池,所述第一种植床左右两侧与自动回弹机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自动回弹机构下端通过管道与自动供水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自动供水机构一侧与曝气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自动供水机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种植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种植床和第二种植床内部通过溢流堰分隔为种植区和溢流区。
优选地,所述自动回弹机构包括:连接块、移动杆、固定弹簧和固定外壳,所述第一种植床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与移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下端活动套接在固定外壳内部,所述鱼池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上端与移动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壳下端出气孔通过管道与自动供水机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9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