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可调节角度翻身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9232.9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2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佳;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佳;刘云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 地址: | 211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调节 角度 身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可调节角度翻身架,包括:支架、支撑面板和调节角度机构,支架为方形支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横杆、第一竖杆、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支撑面板的一端套设置第一横杆上,相对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三横杆上,且第三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角度机构连接到第二横杆上;调节角度机构包括连接部、调节角度杆、移动套和锁紧部,连接部连接第三横杆和调节角度杆的一端,调节角度杆的另一端连接移动套,移动套套设在第二横杆上且沿第二横杆来回移动,锁紧部锁紧移动套。本翻身架实现了支撑面板的角度调节,便于适应于各种病患,适应范围广;体积小,使用方法简单,且材质便于清洗消毒,制作成本低,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身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式可调节角度翻身架。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不能自主改变体位的危重病人,极容易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要定期变换体位。肺部感染、ARDS病人需要侧卧位以引流痰液,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增加氧合,侧卧位最佳角度是80-90度。目前危重病人常用的翻身用具是海绵制作的梯型三角枕,三角枕的角度在45度至60度之间,肥胖病人使用还容易将其压扁,本身三角枕还容易发生侧滑,不能维持有效的侧卧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研制一种能有效保持侧卧位的翻身护理用具是广大护理同仁一直努力的方向。目前临床上主要的翻身用具有电动翻身床、自控多功能翻身器、自制的翻身架、翻身巾、翻身床单、充气式翻身枕等。
上述各种翻身用具优缺点并存:烧伤病人使用的翻身床可满足临床需求,但价格昂贵,性价比低,一般病人负担不起。自控多功能翻身器可以自动切换体位,但是侧卧位翻身角度在30-40度,用于预防压疮,对痰液引流、增加氧合的效果较差,价格也比较贵;护士简易制作的翻身巾、翻身单等布类产品使用时可减少护士工作量,翻身后通过系带固定在床栏上维持病人侧卧位,由于布类单子柔软塑型差,不能有效承重,病人躯干不容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不适用于腰椎骨折病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可调节角度翻身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可调节角度翻身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为方形支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横杆、第一竖杆、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
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的一端套设置第一横杆上,相对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三横杆上,且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角度机构连接到第二横杆上;
调节角度机构,所述调节角度机构包括连接部、调节角度杆、移动套和锁紧部,所述连接部连接第三横杆和调节角度杆的一端,所述调节角度杆的另一端连接移动套,所述移动套套设在第二横杆上且沿第二横杆来回移动,所述锁紧部锁紧移动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移动套上开有螺孔,所述锁紧部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面板上设有多个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支撑面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面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垫片上设有多个绑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面板为长方形硬塑面板,长为40-80厘米,宽为15-40厘米,厚度为15-30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垫片采用记忆海绵制作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圆孔为四个,分别对应分布在支撑面板的四个拐角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架和调节角度机构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佳;刘云,未经高佳;刘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92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帽
- 下一篇:直线封边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