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连接的自粘式电极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9084.0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杰;李俊昌;张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斯迈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A61F7/00;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曹立成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互 连接 电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相互连接的自粘式电极片装置,包括多个电极片主体,所述电极片主体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外壁面的左部和下部均固定有弹性杆,弹性杆的端部成型有卡置凸起部,无纺布层的外壁面的右部和上部均固定有弹性套体,弹性套体的中部具有卡置孔;它可以将多个电极片相互连接,再粘贴到使用者需要粘贴的部位上,其一次性可以将多个电极片粘贴在需要粘贴的部位上,其粘贴牢固,方便,效率高,效果好,同时其有可以作为单一的电极片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片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相互连接的自粘式电极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极片一般包括无纺布层、导电碳层和粘结导电层,而无纺布层与导电碳层之间会设有脉冲碳线,脉冲碳线的外端的连接线连接头处于电极片的外部,其通过将电极片贴在人身上,将连接线连接头与电连接线连接,电连接线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控制器,实现电极片对人体进行脉冲加热或按摩,然而,电极片的面积有限,使得其粘贴和作用的面积有限,对于一些大面积脉冲加热或按摩,是无法实现的,只能同时粘贴多个电极片,而单端一个一个粘贴电极片非常麻烦,特别是背部的大面积粘贴,其非常麻烦,而且相邻两个电极片之间的间距无法控制均衡,影响粘贴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相互连接的自粘式电极片装置,它可以将多个电极片相互连接,再粘贴到使用者需要粘贴的部位上,其一次性可以将多个电极片粘贴在需要粘贴的部位上,其粘贴牢固,方便,效率高,效果好,同时其有可以作为单一的电极片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可相互连接的自粘式电极片装置,包括多个电极片主体,所述电极片主体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外壁面的左部和下部均固定有弹性杆,弹性杆的端部成型有卡置凸起部,无纺布层的外壁面的右部和上部均固定有弹性套体,弹性套体的中部具有卡置孔;
左右相邻的两个电极片主体中,右侧的电极片主体的左部的卡置凸起部卡置在左侧的电极片主体的右部的弹性套体的卡置孔中;
上下相邻的两个电极片主体中,上方的电极片主体的下方的卡置凸起部卡置在下方的电极片主体的上方的弹性套体中。
所述电极片主体包括无纺布层、导电碳层和粘结导电层,导电碳层夹持在无纺布层和粘结导电层之间,无纺布层和导电碳层之间夹持有脉冲碳线,脉冲碳线的一端束在一起并与电源连接头相固定,电源连接头伸出无纺布层的中部通孔。
所述电极片主体为矩形状。
所述粘结导电层的外壁面上成型有多个凸起点。
所述电极片主体的四个角均为倒圆角。
所述弹性杆为硅胶杆。
所述弹性套体为硅胶套体。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将多个电极片相互连接,再粘贴到使用者需要粘贴的部位上,其一次性可以将多个电极片粘贴在需要粘贴的部位上,其粘贴牢固,方便,效率高,效果好,同时其有可以作为单一的电极片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片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电极片主体的粘结导电层处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斯迈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斯迈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9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凝土用皮带机
- 下一篇:一种大米加工用杂质筛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