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8005.4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工程液压件厂 |
主分类号: | F16D65/54 | 分类号: | F16D65/5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马天顺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开闭 制动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一种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包括壳体、制动蹄、制动缸、限位壳和复位弹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制动蹄,且制动蹄的上端安装有制动缸,并且制动蹄的下端贯穿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开设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且连接轴的前端固定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壳,且限位壳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活动块的内部贯穿有双向螺纹杆。该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设置有活动块、定位槽和双向螺纹杆,可通过双向螺纹杆的转动对其表面活动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通过活动块带动连接轴进行移动,使连接轴在定位槽内进行滑动,实现对制动蹄下端位置的调整,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盘式开闭制动器是一种通过制动蹄的活动对旋转机构的转轮进行锁定,从而制动旋转机构,公开号CN2388409公开的盘式制动器,由于制动缸上设有可消除制动蹄片被磨损后所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即由调整螺母、锁紧螺母、卡键、顶杆和挡环盖组成的调整机构,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缸体长度可伸缩的功能,使用中,只要用“铁辊”插入调整孔转动螺母,并按转数确定调整的间隙量,便可方便、可靠地调整刹车盘与闸瓦的间隙,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在结构处理上因设置了呼吸阀(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尘、呼吸功能,动作灵敏度高,制动平稳,并消除了渗漏油现象,但该装置还存在一些使用上的不足:
该装置只能对连接有制动缸的制动蹄一端进行调整,当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制动蹄的下方也会出现一定的磨损间隙,制动蹄的下端在连接销的作用下不便于对其进行调整,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盘式开闭制动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盘式开闭制动器只能对连接有制动缸的制动蹄一端进行调整,当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制动蹄的下方也会出现一定的磨损间隙,制动蹄的下端连接销的作用下不便于对其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包括壳体、制动蹄、制动缸、限位壳和复位弹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制动蹄,且制动蹄的上端安装有制动缸,并且制动蹄的下端贯穿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开设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且连接轴的前端固定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壳,且限位壳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活动块的内部贯穿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端固定有转盘,且转盘位于壳体的外侧,并且转盘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且活动杆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槽,并且固定槽开设在壳体的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和活动块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连接轴通过定位槽和壳体之间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活动块的主视截面呈矩形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贯穿活动块的内部和活动块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双向螺纹杆和壳体之间构成轴承连接,并且活动块和限位壳之间为嵌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和双向螺纹杆之间为一体化结构设计,且转盘内贯穿的活动杆通过复位弹簧和转盘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呈圆盘状结构设计,且活动杆和固定槽之间为卡合连接,并且固定槽以转盘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等间距分布在壳体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
(1)设置有活动块、定位槽和双向螺纹杆,可通过双向螺纹杆的转动对其表面活动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通过活动块带动连接轴进行移动,使连接轴在定位槽内进行滑动,从而带动制动蹄的下端进行移动,实现对制动蹄下端位置的调整,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工程液压件厂,未经宝鸡市工程液压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8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