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溶液调湿新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7888.7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石广桃;杨银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汉德绿色建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16;F24F3/14;F24F13/30;F24F13/20;F24F1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樊钰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溶液 调湿新 风机 | ||
1.家用溶液调湿新风机,包括机架(10)和安装在机架(10)内的溶液调湿装置和压缩机(50),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调湿装置包括空气除湿腔体(20)和溶液除湿腔体(30),所述空气除湿腔体(20)和溶液除湿腔体(30)的顶部相互隔离,所述空气除湿腔体(20)和溶液除湿腔体(30)的底部槽体水平相互连通,所述空气除湿腔体(20)和溶液除湿腔体(30)的底部槽体内均装有氯化锂溶液(40);
所述空气除湿腔体(20)内安装有流程泵(21)、第一热交换器(22)和蜂窝结构的第一填料媒介(23),所述空气除湿腔体(20)的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24)和第一进风口(25),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2)安装在第一进风口(25)的底部,所述第一填料媒介(23)安装在第一出风口(24)的底部,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2)与第一填料媒介(23)均安装在氯化锂溶液(40)的液位上方,所述流程泵(21)安装在空气除湿腔体(20)的机壳上且所述流程泵(21)底部的进液端设置在氯化锂溶液(40)内,所述流程泵(21)的出液端通过管道经过第一热交换器(22)内的换热腔再经过管道将氯化锂溶液(40)泵至第一填料媒介(23)的上方;
所述溶液除湿腔体(30)内安装有再生泵(31)、第二热交换器(32)、和蜂窝结构的第二填料媒介(33),所述溶液除湿腔体(30)的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34)和第二进风口(35),所述第二热交换器(32)安装在第二进风口(35)的底部,所述第二填料媒介(33)安装在第二出风口(34)的底部,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32)与第二填料媒介(33)均安装在氯化锂溶液(40)的液位上方,所述再生泵(31)装在溶液除湿腔体(30)的机壳上且所述再生泵(31)底部的进液端设置在氯化锂溶液(40)内,所述再生泵(31)的出液端通过管道经过第二热交换器(32)内的换热腔再经过管道将氯化锂溶液(40)泵至第二填料媒介(33)的上方;
所述压缩机(50)安装在溶液调湿装置的外部,且所述压缩机(50)通过管道连通经过第二热交换器(32)内的换热腔后经过第一热交换器(22)内的换热腔再连通到压缩机(5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溶液调湿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媒介(23)顶部设有第一布液器(26),所述第一布液器(26)与第一热交换器(22)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填料媒介(33)顶部设有第二布液器(36),所述第二布液器(36)与第二热交换器(32)通过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溶液调湿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外部固定安装有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壳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溶液调湿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设有散热通风的气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家用溶液调湿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4)、第一进风口(25)、第二出风口(34)和第二进风口(35)外均设有罩壳(12),所述罩壳(12)为倒漏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汉德绿色建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汉德绿色建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78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止反泥功能的绞龙结构及挤出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盘式开闭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