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7239.7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8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尚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1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基坑 围护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结构,属于基坑围护装置领域,一种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多个布筒和多个护网,布筒和护网呈间隔分布,且布筒和护网固定连接,布筒的内部设有定位杆,布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定位杆的下端开凿有限位槽,弹性绳与限位槽相匹配,定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盘,布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空心圆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基坑形状进行弯曲和调节,使其尽可能与基坑的形状和大小相适应,不易占据多余空间,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方便对各种不同的基坑进行围护,同时,本实用新型方便安装和拆卸,进行拆卸收缩后可便于搬运和运输,减小人力消耗和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围护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稠密的城市中心,对于土建工程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施工工期越来越短。尤其是在周边建筑物密集且因特殊要求工期极短的情况下,此类应急工程的深基坑开挖成为城市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设备安装或者土建施工过程中,为了施工需要经常会对地面土方进行开挖,或者在钢结构平台开洞,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及时将洞口围住,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现在施工现场所用的基坑维护装置大多由碳钢管临时搭设而成,由于碳钢管长度较长,车辆运输很不方便,且由于碳钢管是硬质物体,不能弯曲,而基坑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因此通常搭建出的基坑围护装置空间面积远远大于基坑口尺寸,占据了较多的空间,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结构,它可以根据基坑形状进行弯曲和调节,使其尽可能与基坑的形状和大小相适应,不易占据多余空间,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方便对各种不同的基坑进行围护,同时,本实用新型方便安装和拆卸,进行拆卸收缩后可便于搬运和运输,减小人力消耗和运输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多个布筒和多个护网,所述布筒和护网呈间隔分布,且布筒和护网固定连接,所述布筒的内部设有定位杆,所述布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开凿有限位槽,所述弹性绳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盘,所述布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空心圆盘,所述空心圆盘和顶盘上均开凿有一对安装孔,所述空心圆盘和顶盘之间连接有一对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基坑形状进行弯曲和调节,使其尽可能与基坑的形状和大小相适应,不易占据多余空间,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方便对各种不同的基坑进行围护,同时,本实用新型方便安装和拆卸,进行拆卸收缩后可便于搬运和运输,减小人力消耗和运输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圆盘和顶盘之间还连接有一对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同样与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连接,当本实用新型在硬质地面上使用时,可将其旋转180°,使定位杆的尖端朝上,顶盘朝下,然后通过膨胀螺栓将空心圆盘和顶盘固定在顶面上,通过空心圆盘、顶盘和定位杆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硬质平地和软质土壤两种不同的使用环境,增大其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布筒的外侧套有一对套筒,所述套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组合板,所述组合板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孔,所述护网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垂直绳和水平绳,通过组合板和连接孔可以将多个本实用新型相互连接组合,使其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空间,实现对基坑的围护,设置多个连接孔可以方便适应相邻两个装置之间的不同间距,连接组合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位于相邻一对水平绳之间,且套筒的竖直长度小于相邻水平绳之间的间距,所述套筒的内圈直径大于布筒的外圈直径,套筒既可以在布筒的外侧旋转,在一对水平绳之间还可以进行短距离的上下移动,使相邻两个装置之间组合连接起来更加方便,可以适应地面的不平整性和安装时的位置与角度。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72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