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6761.3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4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姚伟昊;李梅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西子联合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36 | 分类号: | B66B1/36;B66B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角 贯通 式轿厢 电梯 装置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井道内的轿厢导轨、轿厢、轿架及对重导轨,轿厢包括轿顶、轿底及围壁,轿架包括上梁、下梁及立梁,轿厢导轨对称设置于井道的对角部,上梁、下梁分别位于轿顶、轿底的对角线处,对重导轨位于井道的一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导轨上对应各平层位置通过支架板安装平层挡板;在轿顶与对重导轨相临近的一边安装对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在轿顶与对重导轨相临近的一边安装对重传感器的方式,实现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的空间合理布局,有效提高安装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厢式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轿厢式电梯,其导轨通常包括轿厢导轨及对重导轨。针对现有的单开门或者前后贯通式开门的轿厢电梯,其轿厢导轨对称设置于井道的两侧壁,对重导轨则设置于井道的一侧。平层装置包括平层感应器及挡板两部分。对于单开门或者前后贯通式开门的轿厢电梯,其平层装置的平层感应器设置于轿顶直梁上,挡板则设置于轿厢导轨上,根据平层位置设置多个挡板。
目前,根据建筑物设计结构及使用需求,轿厢电梯也可设置成为直角贯通式开门,即其进口门及出口门分别设置于垂直相邻轿厢围壁处,此种直角贯通式开门的轿厢电梯,其轿厢导轨通常为对角设置于井道内,与轿厢外的轿架立梁进行导向安装。针对直角贯通式开门的轿厢电梯,其轿厢导轨为对称设置于井道的对称的角部,轿厢导轨两侧空间较小,无法在轿厢导轨与轿顶直梁之间再设置平层装置的平层传感器及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设置于轿顶与对重导轨处,从而实现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的空间合理布局,提高安装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井道内的轿厢导轨、轿厢、轿架及对重导轨,轿厢包括轿顶、轿底及围壁,轿架包括上梁、下梁及立梁,轿厢导轨对称设置于井道的对角部,上梁、下梁分别位于轿顶、轿底的对角线处,对重导轨位于井道的一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导轨上对应各平层位置通过支架板安装平层挡板;在轿顶与对重导轨相邻近的一侧安装对重传感器。
而且,所述支架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与轿顶相邻近的一侧对重导轨上;支架板的另一端折弯至对重导轨与轿顶之间的空隙处,并在该端端部固定安装平层挡板。
而且,所述对重传感器为并排设置的多组对重传感器,所述挡板为对应设置的多组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通过在对重导轨上对应各平层位置通过支架板安装平层挡板;在轿顶与对重导轨相临近的一边安装对重传感器的方式,实现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的空间合理布局,有效提高安装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的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支架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对重导轨的一侧导轨上,支架板的另一端向中部折弯至对重导轨与轿顶之间的空隙处,在支架板的另一端部固定安装挡板,节省安装空间,避免与轿架的上梁及轿厢导轨之间产生干涉,提高运行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的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对重传感器为并排设置的两个对重传感器,挡板为对应设置的两个挡板,提高检测信号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直角贯通式轿厢电梯平层装置安装结构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
1-井道、2-对重导轨、3-支架板、4-平层挡板、5-对重传感器、6-直梁、7-轿顶、8-上梁、9-轿厢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西子联合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西子联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6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