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5785.7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丁娇;汪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H02J7/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涉及车载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包括吸盘、固定机构以及卡接机构,所述吸盘通过压紧开关吸牢在汽车的中控台或者挡风玻璃上,所述吸盘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壳,所述球壳内置有旋转球体,所述旋转球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的侧端通过连接板铰接有安装板二,所述固定机构有三个且分别固定于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长期使用下由于装置自身重量以及手机的重量加在一起将出风口的拨片压弯甚至损坏;能够实现将该装置的充电部分进行360°转动,实用且便捷;能够实现同时为多位用户的手机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而伴随着智能手机内功能的逐步强大,导致内部电池容量的消耗也越来越严重,常规的手机电池平均要每天充电一次甚至多次才能继续使用,所以用户经常要携带充电线以及适配器等充电器材来给手机进行充电,而当用户在乘车或者开车时,长长的充电线很容易缠绕到一起非常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开发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时下虽然已经开发出很多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但是现有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通常存在以下弊端:一、装置整体卡接在车内空调的出风口拨片上,长期使用下由于装置自身重量以及手机的重量加在一起很容易压弯甚至损坏出风口的拨片;二、部分充电装置将手机固定于一处持续充电,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转动,影响用户体验;三、只能为一部手机供电,当车内的其他乘坐人员的手机也没电情况下,只能等待上一部手机先充,存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吸盘、固定机构以及卡接机构,所述吸盘通过压紧开关吸牢在汽车的中控台或者挡风玻璃上,所述吸盘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壳,所述球壳内置有旋转球体,所述旋转球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的侧端通过连接板铰接有安装板二,所述固定机构有三个且分别固定于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上,固定机构用于对待充电的装置进行左右方向的限位,所述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上均设置无线充电模组,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上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卡接机构置于安装槽内并用于对待充电的装置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
优选的,三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抵板和托板,所述抵板呈上下方向对称设置于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的中部,所述抵板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所述抵板的上端开设条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置有磁性吸条,所述托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于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顶板、连接柱以及滑块,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安装于安装槽的上下两端面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连接柱上,所述连接柱上于滑块的侧端与安装槽的侧端面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远离滑块的侧端与顶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高度与安装槽的深度相匹配,所述顶板与连杆均位于安装槽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二的上下端面均置固定机构,两侧的固定机构分别为反向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面为与旋转球体相匹配的内凹球面,所述旋转球体的下端可贯穿球壳与支撑柱的上端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锁紧环的外端周向均布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5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星月菩提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接头专用焊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