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式煤粉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5587.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1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军;马洪洲;赵静;曾鑫;武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式煤粉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式煤粉燃烧器,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中心风管、一次风管、过渡风管和二次风管,中心风管内设置有轻油点火套管,一次风管和过渡风管之间形成一次风道,一次风道内的一次风用于携带煤粉,过渡风管和一次风管之间形成过渡风道,二次风管和过渡风管之间形成二次风道,二次风道内设置有轴向旋流器;还包括燃烧器主体和三次风管,燃烧器主体包括预燃筒和锥台形筒体,锥台形筒体设置于预燃筒内,锥台形筒体的小径端连接于二次风管,锥台形筒体与预燃筒之间形成根部风道,三次风管连通于预燃筒。使得煤粉的燃烧始终处于弱还原性气氛下,减少燃料型NOx的生成,从而降低NOx的生成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式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煤粉燃烧器是煤粉工业锅炉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空气与煤粉的合理配比,推进煤粉在炉膛内的燃烧,实现对煤粉清洁高效的利用。煤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分为热力型、快速型和燃料型;其中燃料型NOx是指煤粉中的氮在燃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的NOx,它是煤粉燃过程中NOx的主要来源,约占总的NOx排放量的80%-90%,因此,减小NOx的排放量的关键是减少燃料型NOx的排放量。
为了抑制NOx的生成,目前主要采取分级供风的手段。分级供风的原理是将助燃风以多流股方式喷入燃烧空间,造成煤粉在第一燃烧区处于缺氧状态及较低的火焰温度,以此控制NOx的生成量,而其余的助燃风则在第二燃烧区及时混入,实现未燃煤粉的充分燃烬。在现有煤粉燃烧技术中,德国Babcock公司推出了具有分级供风功能的低NOx煤粉燃烧器——DS燃烧器。在该燃烧器中,中心空气以旋流方式通过位于燃烧器中心轴上的中心空气管输入,一次风粉通过一个安装在中心空气管与内二次风管之间的环形通道以旋流方式导入,二次风则分为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两个流股,通过扩张喷口向外喷离燃料流束。该燃烧器通过逐步向具有充足燃料的火焰提供氧气,制造一定的缺氧空间和降低火焰温度,实现减少NOx生成量的目的。德国Steinmüler公司及EVT公司也分别推出了类似的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其中,Steinmüler公司的SM燃烧器的主要区别是将中心风和内二次风以直流方式喷入燃烧空间。EVT公司的Vapour燃烧器的主要区别则是在一次风粉管内装有旋流分离器,将风粉混合物分成浓淡两股气流并分别送入主燃烧器和乏气燃烧器,燃烧器喷嘴为夹带中心风的直流喷嘴
由于自身结构所限,上述各种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的使用对象均是大型煤粉锅炉,其所用的一次风及二次风均是经过一定程度预热的热空气。换言之,若将上述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用于一次风不具备预热条件、二次风预热温度低或者是不经预热的中小型煤粉锅炉,则会出现点燃困难、火焰不稳定等问题,因而现有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并不适用于中小型煤粉锅炉。
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中小型锅炉的筒式煤粉燃烧器,以减少NOx的排放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式煤粉燃烧器,以实现更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量。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筒式煤粉燃烧器,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中心风管、一次风管、过渡风管和二次风管,所述中心风管内设置有轻油点火套管,所述一次风管和所述过渡风管之间形成一次风道,所述一次风道内的一次风用于携带煤粉,所述过渡风管和所述一次风管之间形成过渡风道,所述二次风管和所述过渡风管之间形成二次风道,所述二次风道内设置有轴向旋流器;还包括燃烧器主体和三次风管,所述燃烧器主体包括预燃筒和锥台形筒体,所述锥台形筒体设置于所述预燃筒内,所述锥台形筒体的小径端连接于所述二次风管,所述锥台形筒体与所述预燃筒之间形成根部风道,所述三次风管连通于所述预燃筒。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风管、一次风管、过渡风管和二次风管共轴,且所述中心风管、一次风管、过渡风管和二次风管连通所述锥台形筒体的一端的端面相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风道内的二次风的旋流角为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5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用手动喷射泵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辅助爬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