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微孔曝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4272.4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4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孔才春;孔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A01K63/04;B08B9/0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微孔 气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微孔曝气管,包括布气管,布气管的外壁套接有套膜,套膜左右两侧的外壁均套接有固定圈,布气管的顶部侧壁均匀开设有通气孔,套膜的顶部侧壁均匀开设有出气孔,布气管的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水管,布气管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进气管,布气管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布气管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座,且套膜位于两组安装座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水中起到微孔曝气作用的同时,对布气管的内腔进行冲洗,具有一定的防止细菌滋生的抗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曝气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微孔曝气管。
背景技术
曝气管是一种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位于水中的布气管中,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的曝气设施,广泛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其中微孔曝气管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型式,但是由于,为此微孔曝气管长期放在水中,难免会有部分杂质和水进入管中,特别是在有机物丰富的水中,有机物随着水进入管中会容易滋生细菌,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菌微孔曝气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抗菌微孔曝气管,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对水中起到微孔曝气作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菌微孔曝气管,包括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外壁套接有套膜,所述套膜左右两侧的外壁均套接有固定圈,所述布气管的顶部侧壁均匀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套膜的顶部侧壁均匀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布气管的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布气管的顶部右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布气管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布气管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座,且套膜位于两组安装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布气管采用ABS或UPVC硬质塑料管,所述套膜采用硅胶膜制成,硅胶膜具有耐高温,抗油,抗化学腐蚀能力强,抗硬化和老化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抗细菌性能可抑制生物结垢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的成孔方式为激光打孔,且出气孔位于两组固定圈之间。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分布在套膜截面顶部关于垂直平分线对称的20-30°的扇形区域内,且通气孔的顶部出气端的正上方无出气孔分布,使出气口集中分布在位于布气管顶部的通气孔的周围,集中向布气管的顶部曝气。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气密性的等级达到气体用阀门的等级,防止布气管进行曝气作业时发生漏气。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远离布气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进气管远离布气管的一端与气泵连接,为通过进水管导入布气管的清洗液和通过进气管导入布气管的空气增加压力,从而实现冲洗布气管内腔和曝气提供动力。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置有用于螺钉贯穿的螺纹孔,便于把装置整体固定安装在安装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微孔曝气作业,可以通过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一阀门,关闭第三阀门,通过水泵由进水管向布气管中导入清洗用水,冲洗布气管的内管壁,冲洗后的污水由出水管排出,保证布气管内腔的清洁,起到防止细菌滋生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布气管;2-套膜;3-固定圈;4-通气孔;5-出气孔;6-进水管;7-进气管;8-出水管;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第三阀门;12-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4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