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用太阳能电池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3897.9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9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滨;淡润民;邱庆丹;邓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晓兰客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20/00 | 分类号: | H02S20/00;F24S25/13;F24S25/60;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吕诗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太阳能 电池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腔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板本体,所述连接杆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拉杆,拉杆带动连接板和活动板运动,活动板带动限位滑槽运动,限位滑杆在限位滑槽的内腔带动卡杆滑动,卡杆会逐渐从卡槽的内腔滑出,从而便于将连接杆连同电池板本体一并提出固定座的内腔,完成拆卸,解决了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其进行安装固定,而且拆卸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车用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太阳能热发电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目前得到实际应用的是光伏发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电池板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汽车行业,太阳能电池板为汽车蓄电池提供电能,其主要为了实现汽车启动、灯光照明、仪表显示等功能,但是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其进行安装固定,而且拆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用太阳能电池板,具备方便安装和拆卸的优点,解决了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其进行安装固定,而且拆卸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车用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腔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板本体,所述连接杆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远离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远离限位滑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延伸至活动孔的外部,且与卡槽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拉杆贯穿至箱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凹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第一滑槽内腔的一侧与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二滑槽内腔的一侧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远离第三滑槽内腔的一侧与限位滑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拉杆,拉杆带动连接板和活动板运动,活动板带动限位滑槽运动,限位滑杆在限位滑槽的内腔带动卡杆滑动,卡杆会逐渐从卡槽的内腔滑出,从而便于将连接杆连同电池板本体一并提出固定座的内腔,完成拆卸,解决了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其进行安装固定,而且拆卸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起到了带动活动板和拉杆复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起到了对连接杆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起到了对活动板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起到了对限位滑杆限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晓兰客车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晓兰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3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电感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辅助限位结构的SMT回流焊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