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候性绝缘架空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2882.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伟;贺云芳;马建平;张镇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H01B7/00;H01B7/17;H01B7/28;H01B7/18;H01B7/02;H01B7/29;H01B7/28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候性 绝缘 架空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候性绝缘架空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多根耐候性绝缘线芯绞合而成;在缆芯的空隙处填充耐候密封胶后绕包聚酯纤维扎带,在聚酯纤维扎带外绕包加强内护层,在加强内护层外绕包第二E‑PVC/S‑PVC复合涤沦网布后涂覆厚度为0.2‑0.3mm的环氧陶瓷涂料层,在环氧陶瓷涂料层外绕包PTFE玻璃纤维高温布,在PTFE玻璃纤维高温布外套设耐候恒温护套。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抗撕裂强度、断裂延伸率、拉伸强度,耐候性,耐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候性绝缘架空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发展,短路、断线、受外力破坏,单相接地等故障不断发生,其中属外力破坏最多。如今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不但影响企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而且影响用电的质量和社会效益。为了减少配电网事故的数量,缩小配电事故的范围,一般采用地下电缆或者架空绝缘电缆。
随着架空绝缘电缆应用的广泛,对电缆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一般架空绝缘电缆使用在城市、农村以及山里的电力输送,但现有电缆的强度和韧度较差、拉断力较小,在跨越河流、风口和高空等需大跨度架设的地方容易造成断裂,既容易造成事故,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架空绝缘电缆需要长时间敷设在日照、雨雪等恶劣天气环境中,电缆本身耗能大,耐气候性能差,时间过长会导致绝缘受冻受潮、紫外线辐射等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候性绝缘架空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候性绝缘架空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多根耐候性绝缘线芯绞合而成;在缆芯的空隙处填充耐候密封胶后绕包聚酯纤维扎带,在聚酯纤维扎带外绕包加强内护层,在加强内护层外绕包第二E-PVC/S-PVC复合涤沦网布后涂覆厚度为0.2-0.3mm的环氧陶瓷涂料层,在环氧陶瓷涂料层外绕包PTFE玻璃纤维高温布,在PTFE玻璃纤维高温布外套设耐候恒温护套。
优选地,所述的耐候性绝缘线芯由导体、挤包在导体外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绕包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的第一E-PVC/S-PVC复合涤沦网布以及包覆在第一E-PVC/S-PVC复合涤沦网布外的导电泡棉衬垫构成。
优选地,所述的导体由耐候钢丝绞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泡棉衬垫由导电编制套缠绕在采用聚氨基甲酸乙脂或EPDM构成的泡绵芯上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编制套是由镀银镍尼龙、铝泊丝、镍铜合金丝或镀锡包铜钢丝编织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加强内护层呈圆环型,由多根耐候钢芯排列组合成一圈后在耐候钢芯外以及耐候钢芯之间的空隙处浇筑耐候密封胶固化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加强内衬层呈圆环型,由多根碳纤维排列组合成一圈后在碳纤维外以及碳纤维之间的空隙处浇筑环氧树脂固化而成。
优选地,所述耐候恒温护套包括耐候PP管,所述的耐候PP管的内侧通过耐候胶粘接有气凝胶玻璃纤维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电缆钢芯采用耐候钢材料,该材料由普碳钢添加少量铜、镍等耐腐蚀元素而成,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成型、焊割、磨蚀、高温、抗疲劳等特性;耐候性为普碳钢的2~8倍;同时,它具有耐锈,使构件抗腐蚀延寿、减薄降耗,省工节能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电缆的耐候性和导体的强度,不易折断;
2、填充采用耐候密封胶,固化后起到了固定线芯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线芯不易被挤压断芯,另外,还使得电缆具有高抗撕裂强度、断裂延伸率、拉伸强度,耐候性;再采用聚酯纤维编织而成的聚酯纤维扎带,使得电缆具有绝缘性能好、拉力强、耐高温、耐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2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