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双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2434.0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1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郑国富;丁兰;魏盛军;蔡文鸿;陈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施文武 |
| 地址: | 361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双循环 养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度双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流速水槽、转鼓式微滤机、泵池、第一循环泵、蛋白分离器、移动床生物滤器、二氧化碳吹脱塔及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流速水槽的出水口通过转鼓式微滤机连接于泵池,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第一循环泵连接于蛋白质分离器,所述蛋白质分离器连接于移动床生物滤器,所述移动床生物滤器连接于二氧化碳吹脱塔,所述二氧化碳吹脱塔连接于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连接于流速水槽的进水口;所述流速水槽内设有推水设备及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两侧与流速水槽之间形成回水槽,所述养殖池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有效促进鱼类日常运动,减少病害发生,高效分解硝化污染物,可以进行高密度的鱼类养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池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密度双循环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们通过苗种和相关的物质投入,干预和调控影响养殖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期获得最大产出的复杂的系统活动。而现有的水循环养殖系统中,通过对养殖池内的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再次回到养殖池内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可以达到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节省水资源。但受于狭小养殖池的局限,鱼类的活动无法得到较好的满足,使得鱼类容易发生病害,同时现有的循环水养殖模式无法实现高密度养殖。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高密度双循环水养殖系统,解决现有养殖池内的鱼类活动受到限制,容易发生病害,以及无法实现高密度养殖鱼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双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流速水槽、转鼓式微滤机、泵池、第一循环泵、蛋白分离器、移动床生物滤器、二氧化碳吹脱塔及紫外线杀菌装置;
所述流速水槽的出水口通过转鼓式微滤机连接于泵池,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第一循环泵连接于蛋白质分离器,所述蛋白质分离器连接于移动床生物滤器,所述移动床生物滤器连接于二氧化碳吹脱塔,所述二氧化碳吹脱塔连接于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连接于流速水槽的进水口;
所述流速水槽内设有推水设备及养殖池,所述推水设备设置在流速水槽的进水口及养殖池的进水端之间,所述养殖池的两侧与流速水槽之间形成回水槽,所述养殖池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优化,所述养殖池的进水端设有拦网。
进一步优化,所述流速水槽在推水设备与养殖池之间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水板。
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第二循环泵、溶氧装置及液氧罐,所述第二循环泵的抽水口连接于泵池,送水端连接于溶氧装置,所述液氧罐连接于所述溶氧装置,所述溶氧装置连接于紫外线杀菌装置。
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第二循环泵、溶氧装置、液氧罐及液氧发生器,所述第二循环泵的抽水口连接于泵池,送水端连接于溶氧装置,所述液氧罐连接于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于溶氧装置,所述溶氧装置连接于二氧化碳吹脱塔。
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第三循环泵及冷暖水机组,所述第三循环泵的抽水口连接于泵池,送水口连接于冷暖水机组,所述冷暖水机组连接于泵池。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推水设备对流速水槽内的水进行加速,进而向养殖池产生一个稳定的平行流,使得养殖池内的鱼类在水流的作用下,可以逆流游动,可以有效促进鱼类的日常运动,减少病害发生。同时流速水槽内的水的流动带动鱼类的排泄物从养殖池中流出,经过微滤机、泵池、第一循环泵、蛋白分离器、移动床生物滤器、二氧化碳吹脱塔及紫外线杀菌装置后,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处理,及时高效分解硝化养殖池内的污染物,使得流速水槽内可以进行高密度的鱼类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高密度双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流速水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2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混凝土模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