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2374.2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9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王俊杰;张俊清;倪文准;陈硕;陈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9/00 | 分类号: | E04G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郑广建;宋元松 |
| 地址: | 1015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拼缝错台 修复 螺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所述修复装置包括操作杆、调节部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前端,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后端;所述操作杆的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使得卡合部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所述调节部驱动操作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待调整模板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操作设置于操作杆上的调节部,以实现待调整模板的位置调节,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软模板凭借着其易于加工、耐低温、易于购买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模板工程中。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着模板周转次数增加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原因,软模板拼缝位置出现错台现象成为常态。拼缝错台修复困难,耗工耗时,若修复效果达不到要求,会严重影响后续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操作设置于操作杆上的调节部,以实现待调整模板的位置调节,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包括操作杆、调节部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前端,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后端;所述操作杆的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使得卡合部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所述调节部驱动操作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待调整模板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为一开合机构,所述卡合部以闭合状态穿过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以打开状态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包括挡板及弹片,所述挡板的一端铰接于操作杆,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片固定于操作杆,所述挡板与操作杆贴合时,所述弹片处于压缩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的上端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的上端面与所述操作杆的轴线垂直,所述切口的内侧面倾斜设置,所述挡板与所述切口的上端面抵靠时,所述弹片处于伸长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的内侧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挡板卡接于安装槽并由紧固件连接于操作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的内侧面与所述操作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4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还包括密封部,其设置在调节部与卡合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的内侧面与所述操作杆的外侧面匹配设置,所述密封面的外侧面与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的内径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为螺纹杆,所述调节部包括卡紧件及调节件,所述卡紧件及调节件设置于螺纹杆。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操作设置于操作杆上的调节部,以实现待调整模板的位置调节,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卡合部与操作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挡板与操作杆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2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包装箱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先导阀开度反馈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