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厨房温度预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1591.X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1K7/22;G01J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厨房 温度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厨房温度预警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炉具、温度报警装置,温度报警装置安装在靠近炉具的厨房侧壁上;温度报警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基准装置、温度比较装置、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执行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炉具附近的温度并转换为温度检测信号,第一控制装置耦接于温度比较装置以接收温度比较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执行装置耦接于第一控制装置以发出警示。当炉具内的水被煮干,炉具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并使炉具附近的温度升高,温度的升高触发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执行装置开始发出警示,使得人们能够及时回到厨房进行处理,降低厨房火灾出现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厨房温度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厨房是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一个现代化的厨房通常有的设备包括炉具、流理台及储存食物的设备。
在烹饪方式中,既有用时较短的爆炒,又有耗时很久的炖煮。人们往往是将食材下锅开始炖煮后就开始做别的事情。当厨房内没有其他事可做后,由于厨房比较闷热,人们一般不会待在厨房内。而人们在出厨房后一旦由于其他事情忘记炖煮时间,导致炖煮时间过长,炉具内的水被烧干,炉具被烧坏,更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厨房温度预警装置,其通过检测厨房内的温度变化,一旦厨房内的温度超过预设的阈值,发出警报以提醒人们注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厨房温度预警装置,包括炉具,还包括温度报警装置,所述温度报警装置安装在靠近炉具的厨房侧壁上;
所述温度报警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基准装置、温度比较装置、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执行装置;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炉具附近的温度并转换为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温度基准装置用于提供炉具在正常炖煮时的温度基准信号,所述温度比较装置耦接于温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温度比较信号,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耦接于温度比较装置以接收温度比较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执行装置耦接于第一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响应第一控制信号以发出警示;
当温度检测信号大于温度基准信号时,所述温度比较装置输出高电平的温度比较信号并控制第一控制装置输出高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执行装置接收到高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后发出警示以提醒人们厨房内的温度异常上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炉具开始进行炖煮,人在从厨房出去前先将温度报警装置打开,温度报警装置开始监控炉具附近的温度。当人没有及时回到厨房,炉具内的水被煮干,炉具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并使炉具附近的温度升高,温度的升高触发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执行装置开始发出警示以提醒人们厨房内温度过高,使得人们能够及时回到厨房进行处理,降低厨房火灾出现的可能性。
优选的,还包括红外线监控装置,所述红外线监控装置安装在厨房天花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红外线监控装置包括红外线检测装置、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执行装置;
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厨房内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转换为相应的红外线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耦接于红外线检测装置以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执行装置耦接于第二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响应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温度报警装置启动;
当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高电平的红外线检测信号并控制第二控制装置输出高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执行装置接收到高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后使温度报警装置通电启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监控装置在启动时可以监控厨房内是否有人在。只有当厨房中无人在时,红外线监控装置才会控制温度报警装置启动,温度报警装置才能对温度进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15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