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化单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1206.1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8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聂厚文;熊涛;程宇辉;赵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4 | 分类号: | E21B34/14;E21B34/10;E21B43/20;E21B43/2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化 单流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化单流阀,上接头的下端内螺纹旋接在下接头的上部,且上接头的下端口抵靠在下接头外台阶上,下接头的内腔中段设有滑套球座,滑套球座的外台阶抵靠在下接头内台阶的下方,滑套球座外台阶下方的圆周上均匀设有滑套球座剪钉孔;下接头中段的圆周上均匀旋接有至少两颗滑套剪钉,各滑套剪钉的内端头分别嵌入对应的滑套球座剪钉孔中;滑套球座的中心孔上端设有承接滑套钢球的喇叭口。下接头的上部插接有向上延伸的压环,压环的下部圆周通过压环剪钉固定在下接头中,压环的上部外周旋接有球座接头;压环的顶部设有密封球座。该酸化单流阀只需要起下一趟管柱,就能实现从下往上逐层酸化,酸化结束经投捞测试后即可直接注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水管柱用单流阀,尤其涉及一种酸化单流阀,属于注水井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水井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后,尤其是油田开发后期,大部分注水井的注水压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导致注水量越来越少,对注水开发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大大降低了油田产量。
酸化是对地层经常采取的解堵增注措施,利用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向地层挤酸时的水力作用,溶蚀地层堵塞物和部分地层矿物,扩大、延伸、沟通地层缝洞,或在地层中造成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以恢复和提高地层渗透性,减少油气流入井底的阻力和提高注水井的注入能力,从而达到油井增产、水井增注的目的。
目前注水井解堵或增注施工中,分注、解堵由两趟管柱分别实施,作业工序一般为:提井下注水管柱→处理井筒→下分层解堵或增注管柱→解堵或增注施工→排液→下分注管柱,分层解堵或增注管柱一般采用机械坐封或液压坐封封隔器,配套筛管或滑套开关。
传统的酸化解堵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⑴由于酸化后要进行泄压或排液,可能造成油层激动,造成颗粒运移从而对储层造成伤害,存在一定的风险;⑵酸化解堵后要进行长时间的返排处理,占井时间长;⑶施工工序多,周期长,使用工具多,增加作业成本;⑷抽汲排液过程中为了防止筛管下方的涂料油管的涂层损伤,需重新上一套普通油管进行酸化、排液施工,增加了材料费用;⑸返排出来的酸液不能就地排放,需要用专门的车辆运输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增加后续的处理费用。
在目前低油价的形势下,开展分层酸化、分层注水一体化不返排工艺的研究,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降低作业成本,节约材料费用,减少占井周期,可以达到降低油田开发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并且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酸化单流阀,只需要起下一趟管柱,就能实现从下往上逐层酸化,并且不需要排残酸,酸化结束经投捞测试后即可直接注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酸化单流阀,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下端内螺纹旋接在下接头的上部,且上接头的下端口抵靠在下接头外台阶上,所述下接头的内腔中段设有滑套球座,所述滑套球座的外台阶抵靠在下接头内台阶的下方,所述滑套球座外台阶下方的圆周上均匀设有滑套球座剪钉孔;所述下接头中段的圆周上均匀旋接有至少两颗滑套剪钉,各滑套剪钉的内端头分别嵌入对应的滑套球座剪钉孔中;所述滑套球座的中心孔上端设有承接滑套钢球的喇叭口;所述下接头的上部设有内径放大段且插接有向上延伸的压环,所述压环的下部圆周上对称设有压环剪钉孔,所述下接头的上部圆周上均匀旋接有至少两颗压环剪钉,各压环剪钉的内端头分别嵌入对应的压环剪钉孔中,所述压环的上部外周旋接有球座接头;所述压环的顶部设有承接密封钢球的密封球座,所述密封球座的顶部外缘被压在所述球座接头的内台阶下方,所述密封球座及压环的中心孔直径均大于所述滑套钢球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1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轴承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接式便携矿井模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