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软基施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1064.9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敏;蒙亮灼;余丙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安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2D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施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软基施工设备,属于土建施工技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桩管和固定于桩管下端的呈圆锥形的上开口结构的桩头,所述桩头侧壁周向开设有若干卸料孔,所述桩管连接有将卸料孔启闭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桩管上下滑动的限位套和将卸料孔封闭的封闭套,所述封闭套内壁与桩头外壁贴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依靠桩管的砂子对限位套施加向下的重力,使限位套向下移动从而将卸料孔开启,之后在桩管向下移动时,限位套在流出的砂子施加的向上的推力的作用下降将卸料孔封闭,此时砂桩受到的向下的压力不易发生改变,从而使砂桩的成型质量不易受到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施工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道路软基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砂桩是作为大面积软地基加固处理的常用方法,被广泛的应用。砂桩大多是采用挤密砂桩机干振法制桩工艺,将桩管振动下沉至砂桩的设计深度,在桩管内投入总料量的1/3后开振提管卸料,一般分4~5次卸完,每次上提均在自重压力下回振;卸料完毕后桩管不提出孔外,继续回振直至桩设计标高。
传统桩管的桩头都由多个可开闭的活瓣合围形成上大下尖的倒锥体。活瓣采用销轴铰链结构完成开闭,但是在挤密砂桩成桩过程中,桩管提升后回打时活瓣无法及时闭合到位,此时在桩管下沉时无法对砂桩施加向下的压力,此时会影响到砂桩的成桩质量。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软基施工设备,用于解决在砂桩成型时,砂桩的成型质量会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软基施工设备,包括桩管和固定于桩管下端的呈圆锥形的上开口结构的桩头,所述桩头侧壁周向开设有若干卸料孔,所述桩管连接有将卸料孔启闭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桩管上下滑动的限位套和将卸料孔封闭的封闭套,所述封闭套内壁与桩头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桩管向下移动时,流出桩管的砂子对封闭套施加向上的压力从而将卸料孔封闭,此时在砂桩成型时其受到的压力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使砂桩的成型质量不易受到影响,同时减少了桩管冲压的次数,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头侧壁上端同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卸料孔连通,所述封闭套置于封闭槽内,所述封闭套内壁与放置槽靠近桩头轴线的端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桩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封闭套下端不会对桩头的移动产生阻碍,从而桩头向下移动的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套外壁周向贯穿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均穿设有导向螺栓,所述导向螺栓穿过导向槽与桩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螺栓对限位套的移动进行限制,使限位套不易与桩管脱离,同时在封闭套发生损坏之后可直接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内均滑移连接有除泥块,所述导向螺栓穿过除泥块,所述除泥块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远离桩管轴线的一端相互靠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除泥块对位于导向槽内的泥土进行清理,使泥土经过第一楔形面的导向移动至导向槽外,使限位套的上下移动不易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管外壁周向固定有若干引导块,所述限位套内壁周向开设有若干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将限位套上端贯穿,所述引导块置于引导槽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导块和引导槽的配合,对限位套的轴向方向的转动进行限制,使导向螺栓不易受到限位套施加的剪切力,从而使限位螺栓不易发生剪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块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下端与引导槽下端侧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安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安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1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