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孔内锤头打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0671.3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3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平;徐太昌;赵强;张珣;田涛;赵金超;郭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孙丽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锤头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孔内锤头打捞装置。该打捞装置包括吊环、钢带、钢圈、齿牙,所述钢带的上端连接吊环,钢带的下端连接小于孔内直径的钢圈,钢圈底部设置多道齿牙,在钢圈内侧设有至少四个卡环,相邻卡环穿套钢丝绳的两端,钢丝绳相互交叉缠绕形成绳套。本实用新型作为打捞孔内锤头等不规则物体的装置,在孔内受淤泥、泥浆的影响,正常的打捞钩无法勾到锤头,本打捞装置采用齿牙和绳套的方式,套挂在孔内掉落的锤头等不规则物件上,利用物件自重作用锁紧绳套,将锤头捞出,具有制作容易,操作简单,在孔内泥浆、淤泥影响下正常工作,具有较高的使用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孔内锤头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钻孔作业中,孔内极易发生掉锤现象,在采用常规打捞钩直接打捞锤头时,受孔内淤泥及泥浆的影响,无法快速、有效地勾到锤头,且十分依赖于锤头上布置的安全绳;但是在发生锤头倾倒或安全绳断裂的情况时,打捞钩根本无法打捞锤头,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施工周期延长,不利于项目成本、工期管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受孔内淤泥及泥浆的影响,正常的打捞钩无法快速、有效地勾到锤头,并在发生锤头倾倒或安全绳断裂的情况时,打捞钩根本无法打捞锤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易,能快速有效在孔内打捞锤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吊环、钢带、钢圈、齿牙,所述钢带的上端连接吊环,钢带的下端连接小于孔内直径的钢圈,钢圈底部设置多道齿牙,在钢圈内侧设有至少四个卡环,相邻卡环穿套钢丝绳的两端,钢丝绳相互交叉缠绕形成绳套。
优选的,所述吊环直径小于钢圈直径。
优选的,所述吊环为圆形钢板,与钢带焊接。
优选的,所述钢带为四条,与钢圈焊接。
优选的,所述齿牙与钢圈焊接。
优选的,所述卡环与钢圈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孔内锤头打捞装置,在钻孔过程中,孔内发生掉锤时,当孔内有淤泥及泥浆,可直接采用吊机将打捞装置下放至孔底,通过冲击使齿牙嵌入锤头两侧淤泥中,装置中携带的绳套,在框套住掉落的锤头任意部位时,提升打捞装置,绳套开始在物体自重负载下开始缩紧,最终紧紧嵌套在锤头上,从而达到打捞出锤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容易,操作简单,在孔内泥浆、淤泥及安全绳失效等情况下正常工作,增加了锤头打捞的成功几率,具有较高的使用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装置孔内锤头打捞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装置孔内倾斜锤头打捞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装置钢丝绳相互交叉穿套示意图。
图中:1-吊环,2-钢带,3-钢圈,4-齿牙,5-钢丝绳,6-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0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USB接口的智能电子秤
- 下一篇:一种冷库密封门用密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