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外输气乙烷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0247.9 | 申请日: | 201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灵;蒋洪;张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J3/02 | 分类号: | F25J3/02;C07C7/00;C07C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外输气 乙烷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压外输气乙烷回收装置,涉及天然气加工技术领域。此装置基于膨胀制冷技术,大部分气体通过膨胀降压降温获得冷量。通过多级分离原料气,形成脱甲烷塔五股进料,有效的提高了脱甲烷塔的分离效率。侧线重沸器和塔底重沸器均与原料气换热,合理利用系统内部热量。所述装置提高了系统冷热利用率和乙烷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外输气乙烷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应用膨胀机制冷回收天然气凝液的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膨胀机制冷工艺利用原料气压差获得冷量,通过改变膨胀比来调节系统冷量。
小型的油气田的油气产量较小,但部分油气田所产伴生气或凝析气中乙烷及更重组分含量较高,对其凝液进行回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价值。由于产量不大,这类油气田所产天然气通常用于供给附近地区居民用气,因此外输气要求的压力较低(1.6MPa~2.0MPa),外输气无需增压。
现有的乙烷回收装置通常通过利用部分增压后的外输干气,但对于不增压外输的装置,没有有效的手段利用外输气回流制冷,因此乙烷回收装置的回收率很难提高;现有的乙烷回收工艺在控制CO2冻堵的控制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对于含有一定量CO2(摩尔分数小于1%)的贫气,CO2冻堵余量(塔板操作温度与CO2干冰生成温度之差)很难大于4℃。
外输气不增压的要求下,现有适用的乙烷回收装置流程图如图2所示,其流程是天然气经主冷箱E21换热降温后进入低温分离器V21分离,低温分离器的气相经膨胀机膨胀降压降温后送入脱甲烷塔T21的中上部,低温分离器V21 的液相进入过冷冷箱T12降温后分为两路,一部分经过节流阀降压降温后再次进入过冷冷箱T12升温,之后进入脱甲烷塔T21中下部,另一部分则经过调压后进入脱甲烷塔T21顶。脱甲烷塔中下部设置一股侧线抽出与原料气换热,塔底重沸器与原料气换热,以充分利用热能。
根据工程经验,此类装置的乙烷回收率一般低于90%,外输气中还存在很多的重组分,这使得在外输压力要求低的情况下,现有乙烷回收装置的可调节性较差,经济效益低。
为了克服现有流程的不足,降低天然气乙烷回收装置的系统能耗,本实用新型针对要求较高的乙烷回收率(90%)和较低的外输压力(1.6MPa~2MPa) 的工况,提出了一种低压外输气乙烷回收装置,此装置通过分流部分原料气,通过低温分离、气相过冷液化作为塔顶进料,相比现有流程有效的降低塔顶物流的重烃含量,提高乙烷回收率,降低系统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低压外输气乙烷回收装置,以合理利用了原料气的压力能,降低系统能耗,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压外输气乙烷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膨胀机组压缩端K11依次与原料气空冷器A11、预分离器V11相连;预分离器V11气相出口依次与第一冷箱E11、一级低温分离器V12相连,预分离器V11液相出口与脱甲烷塔自上而下第五个进口相连;一级低温分离器V12气相出口依次与第二冷箱E12、二级低温分离器V13相连,一级低温分离器V12液相出口与脱甲烷塔自上而下第五个进口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二级低温分离器V13气相分为两路,一路(约占总流量的30%)依次与第三冷箱E13、塔顶分离器V14相连,另一路(约占总流量的70%)依次与膨胀机组膨胀端K12、脱甲烷塔自上而下第三个进口相连,二级低温分离器V13液相与脱甲烷塔自上而下第四个进口相连;塔顶分离器V14 气相依次与第四冷箱E14、脱甲烷塔T11顶部进口相连,塔顶分离器V14液相与脱甲烷塔T11自上而下第二个进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0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相变蓄热的地板构造
- 下一篇:注塑模具模内自动装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