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用废气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9098.4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2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魏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镓诺华太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B01D53/74;B01D53/0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废气 净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用废气净化设备,包括集气箱、旋转式RTO炉、除尘塔、光氧净化器和风机,所述集气箱侧面设置有废气进气管道,旋转式RTO炉通过管道与换热器,除尘塔上端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光氧净化器相连通,风机与出气管道相连通;所述除尘塔下端设置水箱,且上方的壳体内部固定有三组多孔板,多孔板上方固定吸附板,除尘塔的壳体下方侧面固定有除尘进气管,且除尘塔的壳体侧面设置有检修口。该环保用废气净化设备,该环保用废气净化设备,采用在燃烧炉前方进气管道上设置活性炭吸附箱,可以吸附部分难以分解的固体颗粒物,废气进入旋转式RTO炉,更好的使有机废气在旋转式RTO炉内部分解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用废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现在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各类生产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大量工业废气如果未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必然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现有的废气处理的设备,进行一次有机废气的处理不够彻底,单纯采用燃烧炉进行有机废气的氧化处理,但是还是会存在一些燃烧后分解的废气,以及一些无法燃烧的废气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废气处理的设备,进行一次有机废气的处理不够彻底,单纯采用燃烧炉进行有机废气的氧化处理,但是还是会存在一些燃烧后分解的废气,以及一些无法燃烧的废气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的缺陷,提供一种环保用废气净化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用废气净化设备,包括集气箱、旋转式RTO炉、除尘塔、光氧净化器和风机,所述集气箱侧面设置有废气进气管道,且集气箱通过下方设置的风管和废气管通过风阀与旋转式RTO炉相连接,旋转式RTO炉通过管道与换热器,且换热器的出气口下方通过管道与除尘塔的进气口相连通,除尘塔上端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光氧净化器相连通,且光氧净化器输出端连接风机,风机与出气管道相连通;
所述除尘塔下端设置水箱,且上方的壳体内部固定有三组多孔板,多孔板上方固定吸附板,且相邻两组多孔板之间的除尘塔壳体内部固定有喷淋装置,除尘塔的壳体下方侧面固定有除尘进气管,且除尘塔的壳体侧面设置有检修口,并且除尘塔的壳体正面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集气箱为活性炭吸附箱,且光氧净化器为UV光氧净化器,并且风机为FB4-72玻璃钢防爆风机。
优选的,所述旋转式RTO炉上方的除尘塔壳体上固定有除尘进气管,且除尘进气管深入到除尘塔内部的进气管端口弯曲倾斜向下,并且除尘进气管后端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壳体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换热出口,且换热器的壳体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换热进口,并且换热器的壳体内部固定有两组支撑板,同时两组支撑板分隔成的换热器内部的三组空间相连通,且两组支撑板外侧固定有空腔,上方的空腔侧面连通换热进气口,底部的空腔侧面连通换热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内部设置的两组空腔之间通过多组换热管道相连通,且换热管道的数量不少于24组,同时两组支撑板之间的换热器壳体上交错布置多组隔板,且相邻两组隔板之间的间隔大于30cm,并且隔板的数量不少于5组。
优选的,所述除尘塔上端侧面焊接有与输气管道相连接的除尘出气管,且除尘出气管侧面的除尘塔壳体内部设置有倾斜的导流板,同时除尘塔底部设置的水箱上固定有水泵,且水泵进水端通过吸水管与水箱内部相连接,并且水泵出水端通过管道与除尘塔内部的两组喷淋装置相连接,水箱侧面开设有排水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镓诺华太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镓诺华太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9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飞弧配电箱
- 下一篇:基于辊压和电弧的层状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