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刺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28836.3 | 申请日: | 2019-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0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文云 |
| 主分类号: | A43B3/02 | 分类号: | A43B3/02;A43B23/02;A43B13/12;B32B27/30;B32B27/12;B32B7/12;B32B9/02;B32B9/04;B32B25/04;B32B5/06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公孙鸿健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刺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刺靴,属于防护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护鞋对工作人员的腿部保护范围小,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本防刺靴,包括鞋底、鞋面和中空状靴筒,所述鞋面一端沿所述鞋底边沿环绕设置一周,所述鞋面另一端与所述靴筒连接,所述靴筒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端口一,所述靴筒的直径自所述鞋面与靴筒连接处向所述开口逐渐增大设置,且所述鞋底底面至所述靴筒开口高度为60‑80cm。本实用新型通过加长靴筒高度、加厚靴筒材料,增大了腿部保护面积,抵抗外界危险物品对腿部的伤害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刺靴。
背景技术
防刺靴是受外部恶劣环境影响的区域危害而穿着的一种保护足部、腿部的工作鞋,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生产场所。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防刺靴的保护作用通常都是由双层不同的防刺材质组成的鞋底来实现,主要针对地面的不安全因素对足部进行保护,鞋身采用高强度材料。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 ZL201820108127.9,申请日为2018年01月23日]公开了“一种防刺穿安全鞋”,包括防刺穿鞋底、高强度鞋头和鞋身,防刺穿鞋底由高强度硬化橡胶底垫和防护层组成,橡胶底垫厚度达3mm,防护层由防护隔层和金属垫组成;高强度鞋头由装饰外层、防护内壳和软质层组成;鞋身的高度达脚踝处。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采用多层防刺穿材料组成的鞋底与高强度鞋头,以及鞋身、鞋底与鞋头的多层防护材料虽然能防止地面尖锐物刺穿,但是由于层数过多,鞋底的弯折性变差以及鞋子整体重量上升,对于需灵活工作的场所有一定局限性,并且增大体力损耗;鞋身的高度仅达脚踝,对大小腿保护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刺靴,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防刺靴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的腿部以及使用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刺靴,包括鞋底、鞋面和中空状靴筒,所述鞋面一端沿所述鞋底边沿环绕设置一周,所述鞋面另一端与所述靴筒连接,所述靴筒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端口一,其特征在于,所述靴筒的直径自所述鞋面与靴筒的连接处向所述开口逐渐增大,且所述鞋底底面至所述开口高度为60-80cm;所述靴筒材料为三层结构,由外至内分为帆布层、EVA材料层和胚布层,采用胶水粘合且四周采用丝线缝合。
鞋面和靴筒为一体式结构,鞋底至靴筒开口的高度为 60-80cm,其高度可以到达人体腿部的膝盖以上,并且中空状靴筒的直径从与鞋面的连接处往开口方向逐渐增大,可以满足人体腿部形状,便于靴筒包裹到人体大腿部分;三层不同材料组成不仅能使材料加厚,防止靴筒被刺穿,而且三种材料组装叠加为功能叠加;帆布层材料为粗厚型的棉织物,可以增加防刺靴的厚度以及靴筒的硬度;EVA材料柔软性好,重量较轻且可生物降解,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提高灵活性;胚布层更柔软,可以增加人体舒适度
在上述一种防刺靴中,所述开口的直径为27.5-30cm,所述端口一的直径为15-16cm。开口的直径大于一般人的大腿的直径,端口一的直径大于一般人的脚踝处的直径,端口一与开口之间直径逐渐增大设置,这样满足人体大腿的腿围增长趋势。
在上述一种防刺靴中,所述鞋面后部设有弧形过渡面一,所述弧形过渡面一包括端面一,所述端面一至所述鞋底底面高度为 8-9cm。弧形过渡面一呈弧形,以及其与靴面连接处的一端至鞋底底面的高度为8-9cm,可以很好地贴合人体脚踝及脚后跟的形状及高度,防止人体在走路状态下防刺靴脱落的情况。
在上述一种防刺靴中,所述靴筒远离开口的一端侧面设有弧形过渡面二。弧形过渡面二贴合人体小腿的形状,提高靴筒与小腿之间的配合。
在上述一种防刺靴中,所述弧形过渡面二外侧的弧形最高点所在靴筒面的直径为21.5-22.5cm,所述靴筒面平行于鞋底底面。所述靴筒面位于小腿处,可容下小腿围在21.5-22.5cm内的小腿,增大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文云,未经缪文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8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硫化氢废气的高效硫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爆热能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