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机风力回收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8325.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11 | 分类号: | F03D9/11;F03D80/60;F03D80/70;F03D1/06;F04D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机 风力 回收 发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风机风力回收发电系统,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安装有带大功率风扇的通风机,通风机上还安装有固定设备,通风机一侧的通风管道内固有风力回收发电装置,风力回收发电装置包括带阶梯孔的承载滚筒、阶梯孔内配合的阶梯轴、固定于承载滚筒背部且与阶梯轴连接的风能转换设备和通过螺栓固定于承载滚筒前部的支撑法兰,阶梯轴前端穿过支撑法兰且前端连接有风叶;风力回收发电装置还包括通过电线与风能转换设备连接的蓄电设备;风力回收发电装置外部包覆有散热箱。本实用新型回收利用通风机风扇发出的风力进行的风能发电,通过风能转换储存电能,将电能用于低功率的其他用电设备,节约资源;同时设置了散热装置,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风力发电设计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通风机风力回收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不管是在民用建筑、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的通风系统中,几乎都是将室内的空气直接排出室外。这些排风系统产生的风能目前并没有被回收利用,有些小型的通风系统是难以利用的,但也有些大型的通风系统,风机功率高达几百千瓦,不加利用是相当浪费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风机风力回收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机风力回收发电系统,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安装有带大功率风扇的通风机,通风机上还安装有固定设备,通风机一侧的通风管道内固有风力回收发电装置,风力回收发电装置包括带阶梯孔的承载滚筒、阶梯孔内配合的阶梯轴、固定于承载滚筒背部且与阶梯轴连接的风能转换设备和通过螺栓固定于承载滚筒前部的支撑法兰,阶梯轴前端穿过支撑法兰且前端连接有风叶;风力回收发电装置还包括通过电线与风能转换设备连接的蓄电设备;风力回收发电装置外部包覆有散热箱。
本实用新型回收利用通风机风扇发出的风力进行的风能发电,通过风能转换储存电能,将电能用于低功率的其他用电设备,节约资源;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散热装置,安全生产。具体的,一种通风机风力回收发电系统,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安装有带大功率风扇的通风机,通风机上还安装有能够将通风机固定安装通道上的固定设备;本实用新型在通风管道内设置能够接受风力的风能回收利用发电设备,在通风机一侧的通风管道内固有风力回收发电装置,风力回收发电装置包括带阶梯孔的承载滚筒、阶梯孔内配合安装的阶梯轴、用螺钉固定于承载滚筒背部且与阶梯轴连接的风能转换设备和通过螺栓固定于承载滚筒前部的支撑法兰,阶梯轴前端穿过支撑法兰且前端连接有风叶,大功率风扇发出的风力带动风叶转动,进而带动阶梯轴转动,阶梯轴继续带动风能转换设备转动进行能量装换发电;为了储存电能,风力回收发电装置还包括通过电线与风能转换设备连接的蓄电设备,风能转换设备的电能通过电线输送至蓄电设备,蓄电设备的电能即可供用其他小功率用电设备或者反补通风机;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在通道内设置多处风力回收发电装置进行并联发电,提高风能利用率,为了避免风力回收发电装置发热损坏,风力回收发电装置包覆在散热箱中,及时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力发电设备将通风机产生的风能转化为电能至蓄电设备。该系统对大型的通风系统特别适用,比如工业厂房中的排风系统,通风管道尺寸巨大,通风机功率高达几百千瓦,回收风能转化为电能后可供其它低功率的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设备,2、大功率风扇,3、通风机,4、散热角条,5、散热箱,6、蓄电设备,7、电线,8、通风管道,9、风能转换设备,10、阶梯轴,11、承载滚筒,12、螺栓,13、支撑法兰,14、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8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翻页机构以及制证设备
- 下一篇:钢网片防护网连接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