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小落石联合防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27027.0 | 申请日: | 2019-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7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娟;刘昊;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张鲜 |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坡小落石 联合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小落石联合防护结构,包括拱形悬臂梁和立柱,所述拱形悬臂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边坡母岩中,所述拱形悬臂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立柱固定于道路的外侧。藉由上述结构,充分利用现有母岩的有利地质条件来抵抗部分危岩的冲击,与传统技术相比,对道路破坏小,避免高挖高填,占地较省,且能有效保证交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小落石联合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西南峡谷等地区,地形陡峭,裂隙发育,危岩体、危石群分布较广。危岩体、危石群一般位于开口线或建筑物之外的环境边坡,对于高陡边坡,常常存在单独的岩石。在自重、暴雨、地震、施工等作用下易发生落石,岩石一旦下落,有可能对下部的人员、设备等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因此,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为防止落石带来的危害,在永久道路上需要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措施为防护棚等,图1为传统的防护棚防护边坡小落石的示意图,道路6侧边的边坡母岩2上有小落石1,防护棚5设于落石道路6上与边坡母岩2连接的一端,这种方式对于冲击能量较小的落石治理效果较好,但是占地较多,且施工需要高挖高填,易破坏已形成的道路,存在安全隐患。且在西南峡谷形成危岩体的地区,其母岩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通常为坚硬岩,本身强度较高,上述传统技术未能充分利用西南地区有利的地形地质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价低、占地较省、对道路破坏小且能有效保证交通安全的边坡小落石联合防护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边坡小落石联合防护结构,包括拱形悬臂梁和立柱,所述拱形悬臂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边坡母岩中,所述拱形悬臂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立柱固定于道路的外侧。
藉由上述结构,充分利用现有母岩的有利地质条件来抵抗部分危岩的冲击,与传统技术相比,对道路破坏小,避免高挖高填,占地较省,且能有效保证交通安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为保证该联合防护结构的强度,所述拱形悬臂梁和立柱为混凝土一体成型结构。
为进一步提高该联合防护结构的强度,所述拱形悬臂梁和立柱中均设置有钢筋骨架。
所述边坡母岩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拱形悬臂梁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边坡母岩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充分利用现有母岩的有利地质条件来抵抗部分危岩的冲击。
2、能够有效地保证了交通的安全。
3、占地较省,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交通,避免高挖高填。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防护棚防护边坡小落石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坡小落石联合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小落石;2、边坡母岩;21、容置槽;3、拱形悬臂梁;4、立柱;5、防护棚;6、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边坡小落石联合防护结构,包括拱形悬臂梁3和立柱4,边坡母岩2上开设有容置槽21,拱形悬臂梁3的一端固定于容置槽21中,拱形悬臂梁3的另一端与立柱4连接,立柱4固定于道路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7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机打药装置
- 下一篇:镜头、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