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内窥镜硬化注射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2914.9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来;曹佑文;牟晨杰;韩敬全;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锐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内窥镜 硬化 注射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内窥镜硬化注射针,包括内管、套设在内管外部的外管、安装在内管首端的针管和安装在内管尾端的输液手柄,所述输液手柄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外管的首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且滑套的内侧位于滑套和外管之间嵌设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贯穿滑套和固定板的钢绳。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可将针管进行包覆处理,降低了注射针在运动过程中针管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从而提升了硬化注射针的使用安全性,其次,内部设置有转向结构,可实现注射针的角度调节处理,既便于针管的调节及注射处理,同时也提升了硬化注射针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用注射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内窥镜硬化注射针。
背景技术
内镜下硬化术(EIS或EVS)是通过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再出血的方法。硬化剂注入静脉内损伤血管内皮,局部形成无菌性炎症,白细胞浸润,形成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机化导致曲张静脉闭塞。
然而现有的内窥镜硬化注射针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内部无设置防护结构,在注射针运动过程中无法将针管进行包覆处理,针管接触的管道内壁易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使用安全性较差,其次,内部无设置转向结构,难以进行注射针的角度调节处理,不便于针管的调节及注射处理,功能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内窥镜硬化注射针在运动过程中,针管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使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内窥镜硬化注射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内窥镜硬化注射针,包括内管、套设在内管外部的外管、安装在内管首端的针管和安装在内管尾端的输液手柄,所述输液手柄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外管的首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套,且滑套的内侧位于滑套和外管之间嵌设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贯穿滑套和固定板的钢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针管的外部位于针管和外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端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液手柄的尾端和安装有鲁尔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筒与外管和滑套均呈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管的外部位于两组钢绳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组U型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组钢绳的自由端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提块。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在外管的外部设置有滑套,同时在滑套的内侧嵌设有防护筒,注射针滑入之间可将防护筒向外滑出滑套,防护筒便会将针管包覆在防护筒的内侧,当注射针滑入到注射位置后,同时拉动钢绳外部的提块,防护筒便会滑入到滑套的内侧,这种结构可将针管进行包覆处理,降低了注射针在运动过程中针管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从而提升了硬化注射针的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内部设置有转向结构,在输液手柄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同时在两组钢绳的外端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提块,需要调节针管的角度和方向时,根据实际的注射需求,拉动同侧钢绳上的提块,滑套和固定板之间的间距便会缩小,针管便会向同侧进行转动,拉动的钢绳越长针管的角度也随之增大,这种结构可实现注射针的角度调节处理,既便于针管的调节及注射处理,同时也提升了硬化注射针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锐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锐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2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