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22052.X | 申请日: | 2019-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竹佑热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1/6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杨胜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热处理 淬火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包括H型架、对称安装在H型架顶部两侧的滑柱、固定在滑柱顶端的顶架、安装在顶架顶部的电动伸缩杆、传动在电动伸缩杆输出轴底部的上模和安装在上模下端面中部的电热线圈,所述H型架的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采用循环式冷却结构,可全方位的将冷却液循环的喷洒至工件的外部,既提升了工件淬火处理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使用,降低了淬火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其次,内部设置有装夹结构,可将工件调节固定在淬火模具的内部,降低了工装和夹具的使用,既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升了工件放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然而现有的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当工件加热后,无法高效的将冷却液喷洒至工件的外部,淬火处理的效率较低,其次,内部无设置装夹结构,将工件固定在淬火模具内时,需要使用工装和夹具进行固定处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不便于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淬火处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包括H型架、对称安装在H型架顶部两侧的滑柱、固定在滑柱顶端的顶架、安装在顶架顶部的电动伸缩杆、传动在电动伸缩杆输出轴底部的上模和安装在上模下端面中部的电热线圈,所述H型架的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位于H型架的上方传动连接有托盘,所述H型架的内部两侧位于托盘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组呈弧形结构的喷洒盘,所述H型架的右端面安装有储水箱,所述H型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位于两组喷洒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透明隔板,所述H型架的右端面位于储水箱的下方安装有水泵,且水泵通过入液管分别与H型架和储水箱的底部连通,其中两组喷洒盘和储水箱之间连通有出液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托盘的顶部开设有六角滑槽,且六角滑槽的内侧呈环形阵列滑接有六组装夹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六组装夹块的形状均呈L型结构,且六组装夹块直角边均朝向托盘的中部,所述六组装夹块的竖直端内侧均嵌设有防滑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六组装夹块的水平端顶部均滑嵌有贯穿装夹块的限位柱,所述托盘的顶部位于限位柱的下方开设有多组呈水平分布限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呈开口状结构,且储水箱的顶部开口处内侧设置有密封箱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架的前端面安装有电控开关,且电控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水泵、电动伸缩杆和电热线圈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竹佑热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竹佑热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20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池框架组件以及笔记本电脑
- 下一篇: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