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共振线圈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1957.5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0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28 | 分类号: | G01R3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 线圈 降温 装置 | ||
1.一种核磁共振线圈降温装置,包括装置整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整体(1)包括线圈盒(2)、散热架(3)和安装支架(4),所述线圈盒(2)主要由固定底座(21)、显示屏(22)、线圈(23)、温度感应器(24)和制冷管(28)组成,所述固定底座(21)位于所述线圈盒(2)的底端,且与所述线圈盒(2)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22)位于所述线圈盒(2)的前侧顶端,且与所述线圈盒(2)螺接固定,所述线圈(23)位于所述线圈盒(2)的内部,且与所述线圈盒(2)卡合固定,所述温度感应器(24)位于所述线圈盒(2)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线圈盒(2)螺接固定,所述线圈盒(2)的后侧底端开设有排氮孔(25)和输氮孔(26),所述线圈盒(2)的内侧开设有制冷管安装槽(27),所述制冷管(28)位于所述线圈盒(2)的内侧,且与所述线圈盒(2)通过所述制冷管安装槽(27)卡合固定,所述散热架(3)位于所述线圈盒(2)的上方,所述散热架(3)主要由辅助安装架(31)和散热风扇(32)组成,所述辅助安装架(31)位于所述散热架(3)的底端两侧,所述辅助安装架(31)与所述散热架(3)一体成型,所述散热风扇(32)位于所述辅助安装架(31)的内侧,且与所述辅助安装架(31)螺接固定,所述散热风扇(3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24)与显示屏(2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线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4)位于所述散热架(3)的顶端,所述安装支架(4)主要由安装盘(41)、调节转套(42)、安装座(43)和辅助转座(44)组成,所述辅助转座(44)位于所述散热架(3)的顶部中间位置处,且与所述散热架(3)螺接固定,所述安装座(43)位于所述辅助转座(44)的顶端,且与所述辅助转座(44)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转套(42)位于所述安装座(43)的顶端,且与所述安装座(43)螺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线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41)位于所述安装支架(4)的右端,且与所述安装支架(4)螺接固定,所述安装盘(41)上开设有四个螺孔,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安装盘(41)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安装盘(41)为金属合金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线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3)为倒凹型结构,所述散热架(3)的内侧两端和顶端均设置有散热风扇(32),且三个所述散热风扇(32)采用同步电机带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线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盒(2)为双层结构,所述制冷管安装槽(27)和所述制冷管(28)均为U型结构,所述制冷管安装槽(27)的直径大于所述制冷管(28)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线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盒(2)与所述制冷管(28)之间设置有隔冷层,所述隔冷层为海绵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线圈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方形支撑座,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固定底座(21)的底端的四个拐角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19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