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减振驾驶室后悬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1897.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1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平;李玉婷;王鹏;赵千祥;赵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党婧 |
地址: | 44201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驾驶室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囊减振驾驶室后悬总成,包括后悬置立柱,所述后悬置立柱上铰接有气囊减震部分,所述气囊减震部分包括减振下销、气囊减震器总成、限位调节支架、高度调节阀总成、调节管路,减振下销固定在气囊减震总成的底部,限位调节支架设置在气囊减震总成的顶部,限位调节支架与气囊减震总成的顶部之间设有气囊和减振软垫,调节管路的一端与气囊减震器总成连接,调节管路的另一端与高度调节阀总成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囊减振驾驶室后悬总成,自重小,提高整车经济性,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采用气囊减振,减震效果大大提升,提升了整车舒适性;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装配、提高了车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尤其是一种气囊减振驾驶室后悬总成。
背景技术
商用车驾驶室后悬置结构是悬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装在驾驶室后部与车架之间,其主要作用是支撑驾驶室以及在车辆行驶中起到对驾驶室的减振作用。对于可翻转式的驾驶室,驾驶室后悬置结构还起到对驾驶室的锁止、稳定作用。
目前的驾驶室后悬置(附图1)采用单液压锁的形式,锁销总成直接安装在驾驶室后围两侧,液压锁总成安装在后悬置立柱上,通过锁钩锁住锁销来实现对驾驶室的锁止。弹簧减振器总成竖直安装在后悬置立柱上。当驾驶室锁止后,通过后悬置弹簧减振器来实现对驾驶室的减振及稳定作用。这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自重大,并且弹簧减震器总成竖直布置形式对驾驶室横向稳定作用效果不明显,导致驾驶室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车辆的共振。
目前,轻量化是商用车“五化”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整车的舒适性也成为重要的关注点。所以,为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亟待开发一款新的驾驶室后悬置总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减振驾驶室后悬总成,降低后悬置自重,提高整车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性,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车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囊减振驾驶室后悬总成,包括后悬置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立柱上铰接有气囊减震部分,所述气囊减震部分包括减振下销、气囊减震器总成、限位调节支架、高度调节阀总成、调节管路,减振下销固定在气囊减震总成的底部,限位调节支架设置在气囊减震总成的顶部,限位调节支架与气囊减震总成的顶部之间设有气囊和减振软垫,调节管路的一端与气囊减震器总成连接,调节管路的另一端与高度调节阀总成连接;后悬立柱的上端铰接有气囊上支架,气囊上支架上设有锁钩。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管路通过三通接头将储气筒与气囊式减震器总成接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悬立柱上冲有的气囊下支架安装孔和气囊上支架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连接气囊减震器总成的上、下销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囊减振驾驶室后悬总成,与现有产品相比能够减重15%,自重小,提高整车经济性,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采用气囊减振,减震效果大大提升,提升了整车舒适性;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装配、提高了车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满足了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机械减振驾驶室后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悬置立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气囊减震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后悬立柱1、减振下销2、气囊减震器总成3、气囊4、减振软垫5、限位调节支架6、上支架7、锁钩8、紧固螺栓9、销轴10、高度调节阀总成11、调节管路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1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